第627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7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抱拳齊聲說道:“喏!”
曹文昭很清楚,林丹巴爾圖如果還想保全自己草原大汗的位置,還想要察哈爾部繼續霸佔肥美的察哈爾草原,還想威懾漠南各部族,他就不可能退縮。
更何況年前和皇太極一戰,他還損失了兩個萬騎,如今他不吞併周圍小部落回血,他的察哈爾部一兩年都恢復不過來。
草原不比長城內,中原王朝的龐大體量,折損別說幾萬人,就是十幾萬人也不至於傷筋動骨,不然堡宗在土木堡葬送明軍三大營精銳後,於少保也不可能從京營裡又拉出十萬人來,還能調來二十萬被倭軍與也先打一場北京保衛戰。
但對草原來說,別說折損十幾萬人,就是折損幾千人,那都是傷筋動骨的疼。
林丹巴爾圖年前敗得那一仗,到現在都沒緩過氣來,不然巴連部和衲都部還敢在草原上大戰?
他們只要敢打,林丹巴爾圖就敢等著坐收漁翁之利,等著巴連部和衲都部打的兩敗俱傷的之後,察哈爾部就能一口吞掉巴連部和衲都部。
只能說林丹巴爾圖的過於自信不僅給皇太極狠狠回了一波血,還給了大明可趁之機,三個人的遊戲,兩個人的勝利,唯一的輸家林丹巴爾圖也只能一邊縮在察哈爾草原上默默舔舐傷口,一邊默默流眼淚,唸叨什麼“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壯年窮”之類的了。
而明軍的再一次行動,上萬打著明軍旗幟的騎兵在草原上馳騁,也是讓夾在巴連衲都和察哈爾之間的不少小部落都看清了如今孰強孰弱。
對這些小部落來說,學會當牆頭草是在草原生存下去的必備技能。
因此在發現了巴連衲都明顯比察哈爾要強時,面對明軍的招攬,這些剛剛熬過一個嚴冬的小部落的確心動了。
如今他們損失慘重,不少牧民和牲畜都永遠留在了上一個冬天,如果他們今年還想安穩過下去,最好的選擇就是加入一個大勢力。
而有著大明朝廷支援,能獲得來自大明朝廷物資支援的巴連衲都,無疑是眼下最合適的選擇,大不了就跑去長城下定居嘛。
因此,這一次不少小部落都選擇帶著牲畜離開草場前往巴連衲都,對於這些主動的部落,曹文昭選擇派出騎兵給他們提供保護;至於那些沒有眼力見,還想著保留自己部落首領地位,搞什麼寧當雞頭不為鳳尾的打算的,那些還想著自由獨立的小部落,那麼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在草原上這個弱肉強食的生存環境裡,你弱你就沒資格談獨立,談什麼寧當雞頭不為鳳尾。
一萬騎兵在這片草場上,就是這些小部落無法阻擋的力量,當幾個不配合的小部落被滅族,部眾都被帶走後,一些心思比較活躍的小部落也看出如今巴連衲都的態度來了。
還想著保留獨立性的部落紛紛逃離,他們很清楚,這片草場絕對會成為接下來巴連衲都和察哈爾爭雄的戰場。
能在草原上生存下來的小部落,哪個不是人精?
那些年老的牧民,經歷的風雪太多了,草原上的風吹草動很難逃過他們的眼睛。
這初春剛到,那帶著寒風蕭瑟的空氣裡都已經充斥著硝煙的氣息了。
當然,這對剛剛加入巴連衲都的小部落牧民來說,這些都不是他們所關注的,他們正驚歎於巴連衲都和其他草原的不同。
充滿秩序,充滿希望。
巴連衲都是大明的特別經濟區,這裡的一切都井井有條。
在初春的草場上,一戶戶牧民開始放牧,同時清掃自己的農場,這些遷移而來的小部落們驚奇的看著這些牧民。
面對外來的部落,巴連衲都的牧民們顯得很鎮定,他們見多了這些驚奇詫異的小部落,甚至他們自己都沒注意到,自己心裡已經升起了一股傲氣:小部落牧民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