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3章 誰不讓我進農莊,我就跟誰拼命!,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秀才名字叫李成成。

多少還是會點算學的。

主要是讀書讀多了,心思雜了,都不在經義文章上面,幾乎是什麼書都看過,各種遊記,雜學,道家的經典,算學都是看過。

什麼都會,什麼都懂,就是不怎麼精通吧了。

當然,李成成不知道的是,他這個價格已經是很低了,在京師一個會算學的讀書人價格已經是來到了三千塊錢。

除了算賬之外,還有就是算稅。

這個稅,你要是交的少了,有什麼偷稅漏稅的行為,朝廷就會在第一時間發現,懲罰力度也是極高,可是如果你多交了,不好意思,朝廷人手不夠,沒發現你多交了。

不過,你還是可以跟朝廷上訴的,說明自己是多交了,朝廷也會給你退錢。

如此一來,精通算學的讀書人立刻就開始變的炙手可熱起來,這一個一個就算是不去科舉,不去當政務員小日子也是過的相當不錯。

李成成立刻撒了歡的就去找周奎。

開始賣弄給自己的算學本事,然後,成功的就被周奎聘用,隨後就是搭建廠房,在這附近的除了周奎的玻璃廠,還有就是水泥廠,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專門生產和設計馬車的廠房,還有一個專門的燒磚廠。.cascoo

新政到河南,河南必須是要支稜起來,也必須是要富裕起來的。

山東和京師這都是一個好例子。

百姓手裡頭有餘錢了,也開始追求一些高質量的產品。

他們有了消費能力,對於商人來說,自然是極大的利好。

京商,魯商,浙商,徽商,晉商一個個都是屁顛屁顛的開到了河南,有人要採購來年的糧食,也有人要採購來年的棉花,還有人直接開始開紡織廠了。

新政一來,具體的政策還是沒有完全的執行下去,僅僅只是一個風聲,立刻就是吸引了大批的商人過來的。

誰都看的出來,這個河南跟陝西和山西的情況是大不一樣的,這裡本來就是糧食大省,一旦發展起來是絕對不會遜色於京師和山東的。

不早早過來,吃屎都是趕不上熱乎的。

而周進勇過來也是帶給了市場信心,這個人是親商的,雖然不貪銀子,但是,他對商人的政策卻是極好的。

這河南做生意的利潤太大了。

就以現在的晉商來說。

晉商要把從河南這邊可以用低價來收購糧食賣給蒙古,再從蒙古這裡收購大量的羊毛製品,賣到中原,賣到北方就能大賺一筆,如果,北方這邊弄出來了毛衣,就可以繼續賣給蒙古,又是可以大賺一筆。

不只是蒙古,有些遼商還是敢把這些毛衣直接賣給皇太極。

沒錯,雖然損耗的是女真人的資源,雖然女真人被迫開始使用大明寶鈔,但是,天這麼冷,你愛買不買。

如今,蒙古對於大明的經濟依賴也是十分的嚴重的,恨不得天天貿易,吃中原的糧食,用中原的鹽巴,使用大明的貨幣。

在蒙古這邊已經開始流行醃製羊肉了,張好古的曬鹽法,再來針對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只要你有錢鹽是絕對不缺的。

有了鹽,這些肉類也就可以更好的儲存。

而現在漢人的商人已經開始滲入到蒙古的腹地,開始做更多的生意,張好古甚至在蒙古人這裡安設定了大明的辦事處。

如果漢人有不法的商販,歡迎舉報,舉報有獎,不光是有獎,還要嚴厲的出發這些不法商販。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蒙古要不要執行大明的法律,最終的目的就是用大明的法律來管蒙古人民,那個時候蒙古人民自然也就開始積極的擁抱大明這個溫暖的大太陽了。

“五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