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5章 潤!潤!潤!大清國的百姓潤大明!,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苦一苦大清的老百姓這個計劃,

不能說是喪心病狂,也能稱得上是毫無人性了。

遼東本就是苦寒之地,你讓老百姓家沒了,糧食沒了,還要佔人家的地,讓人家的妻女去為奴為婢,青壯勞力也要變成自家的佃戶。

那滿人官員和漢人官員是吃的飽了,皇太極的糧食也收上來了,但底層滿人和漢人怎麼活?

而這裡,就不得不提我大清國的國族滿洲了。

眾所周知,我大清國的國本是滿洲,而滿洲又分熟滿洲,偽滿洲,生滿洲,野滿洲等。

真正稱得上國本的,就是熟滿洲。

後來抬旗的屬於假滿洲,而生滿洲,就不是一開始女真各部,也就不屬於八旗原本的牛錄,屬於是不在大清國境內的女真各部,他們不認為自己是滿人。

而野滿洲就是那些深山老林裡的野女真,他們基本是被抓來給大清國耕地種糧打獵捕魚當奴隸的。

就像那些士子讀書人從來沒把自己和農民當作一類人,自恃高人一等,甚至不把農民百姓當人一樣,真滿洲也不把偽滿洲和生滿洲當自己人,而滿洲的貴人們也不會把滿洲平民當自己人。

都不是一類人了,老爺們都脫離普通人物種了,又怎麼會在意這些滿洲平民漢人平民的死活?

大家都交稅,這才體現的我大清不分滿漢,均視一等啊。

而這,也就讓不僅漢人開始紛紛逃離遼東,連帶那些深山老林裡都被抓出來當佃戶耕農給老爺們種地,打獵的野女真,甚至不少真滿洲百姓,都跟著一起跑。

眼下的遼東,無論你是真滿洲,還是生滿洲,還是偽滿洲,野滿洲,生活的不能說是水深火熱那也叫一個生不如死,眼下不跑,那就真的跑不了。

而遼南的袁崇煥得到這個訊息後,也是立刻上報朝廷,希望接納這些流亡的百姓來充實遼南的人口。

畢竟眼下遼南看起來面積極大,六鎮加一個鞍山,還有那麼多村落,但人口極少,如今不過二十餘萬人,如果把這些遼東的百姓放進來,就能極大充實遼南的人口,讓遼南實力大增。

張好古對袁崇煥摺子的批示是:可,善待逃亡百姓,無論滿漢,俱為一體。

單單天啟九年六月一個月,逃亡到遼南的百姓就高達數萬人。

而隨後的天啟九年七月,八月,九月,還有源源不斷的百姓逃亡到遼南,這些百姓抵達遼南後,袁崇煥也是執行了張好古的政策,不管是滿人還是女真人,漢人,還是野人,但凡來了,登記在冊願意成為大明的百姓,那就給你分一塊地,你在這裡可以安心的種田,養家餬口。

這到了天啟十月,遼東已經是大片土地空無一人,百姓紛紛逃亡,讓滿清的貴族官吏不得不派兵封鎖邊關哨卡嚴禁百姓離開,同時為了保持人口來耕種,保證足夠的糧食上交,他們一方面逼著還留在這裡捨不得走的百姓承擔更高的賦稅,一方面也是加大了從深山老林裡抓野人的力度。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你鄰居都跑了,你不跑,那你鄰居的賦稅自然也由你來承擔,而人口不足,那更好辦了,抓生女真,抓朝鮮人,抓蒙古人,抓漢人,總是能充足人口的。

反正到時候給皇太極一個好看的紙面資料就行了。

而從遼南,遼東多方面打探到這個訊息後,張好古和朱由校也是笑的不行。

人乃根本,有人才有底錢,你光有土地沒有人口耕種勞作,有什麼用?

“照滿清的那些讀書人這麼弄下去,皇太極的滿清可就要廖無人煙了。”朱由校笑的非常開心,這滿清怎麼看都是一副長久不了的樣子,這之前養出來的反噬大明的狗,蹦躂不了多久了。m.cascoo

張好古捧著玉笏,笑著給朱由校描繪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