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太極!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7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太極!,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察哈爾部這次損失慘重,
帶出來的上萬兒郎折損了七千餘人,察哈爾部的頭人貴族傷亡了近一半,而依附察哈爾部的小部落頭人和部落兒郎也損失過半。
多爾袞不愧是滿清名將,年紀輕輕就有了幾分風采,帶著兩黃旗的馬甲兵從賽汗山下先是出其不意發起偷襲,隨後率隊追殺察哈爾部敗兵數百里,一直追到瀚海才停下。
經此一役,察哈爾部損失看起來不大,左右察哈爾部加附庸各部損失加起來也不過萬人左右。
但實際上呢?
察哈爾大汗林丹巴爾圖折了,察哈爾部近半頭人貴族折了,連帶依附察哈爾部的小部落首領頭人也折了近半。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漠南草原上,代表漠南蒙古主導地位的察哈爾部和察哈爾草原上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
不僅察哈爾部和察哈爾草原上那些小部落會有內亂,就連帶其他地方,例如土默特部,鄂爾多斯部,阿速部,乃至如今已經被皇太極打的抬不起頭來的科爾沁部,都會去追逐漠南大汗的位置。
為什麼皇太極會認定林丹巴爾圖一死察哈爾部就不用擔心了?
還不是因為如今察哈爾部沒有人像林丹巴爾圖一樣有這樣的聲望可繼承汗位了?
在布延徹辰汗死後,林丹巴爾圖以長孫身份繼承汗位,從萬曆二十三年到如今天啟十年初,他擔任了二十六年蒙古大汗,他建察罕浩特為都城,力圖恢復蒙古榮光,除了拉攏漠南各部族支援他外,還對當時還是老奴統領的後金不斷開戰,同時與大明交好。
雖然他犯了很多錯,但他的的確確是在為了大蒙古而努力。
你可以說他玩的菜,但不能說他玩的不認真。
起碼在他為蒙古大汗期間,哪怕各部族不聽他的命令,但都是認可他為蒙古大汗的,而林丹巴爾圖在察哈爾部和察哈爾草原上也是深得人心。
無論是察哈爾內部的貴族頭人還是那些小部族,都認可他這個大汗,願意聽他的命令,追隨他的大纛和鳴鏑。
這也是為什麼林丹巴爾圖可以數次和後金開戰,哪怕打輸了依舊能維持內部穩定的原因,他敗給皇太極怎麼了?
他還可以拉出七八個萬騎來!
他又敗給了曹文昭怎麼了?
他依舊是蒙古大汗,察哈爾部依舊是漠南霸主,他林丹巴爾圖只要願意,察哈爾草原上還能拉出整個漠南最大的騎兵群來。
但他一死,漠南蒙古,就沒有他這樣擁有足夠威望可以穩住內部拉攏外部的人了。
所以皇太極才不想讓林丹巴爾圖活著,他死了,察哈爾部才能群龍無首,漠南蒙古才能亂起來。
而且不僅皇太極想讓林丹巴爾圖死,曹文昭也沒想讓他活著。
因為只要林丹巴爾圖這個蒙古大汗還在,無論是大明還是滿清,都無法在草原上得到有效的發展,可以說,林丹巴爾圖的死,一半緣由是滿清,但一半緣由,也賴他自己。
實際上察哈爾部和滿清的會盟,曹文昭一直關注著,畢竟大明可不想讓蒙古和滿清聯合起來。
因此在林丹巴爾圖和皇太極在賽汗山會盟時,曹文昭是一直跟著的。
為了防止蹤跡被發現,曹文昭只帶著千餘騎兵遠遠跟著沒有靠近,不過曹文昭已經做好了準備,如果林丹巴爾圖和皇太極會盟成功,他立刻準備發兵,哪怕巴連衲都四萬騎兵都打光了,他也不能讓察哈爾蒙古和遼東合盟。
可他都沒想到,皇太極在會盟時就把林丹巴爾圖給弄死了。
於是曹文昭全程觀看了多爾袞偷襲察哈爾部駐地,隨後衝下山的粆圖臺吉帶人反擊最後遠遁瀚海的全過程。
自始至終,曹文昭是一兵未動,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