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7章 得勝歸朝,狠狠的給舊黨一耳光!,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遍察罕浩特之戰和賽汗山之戰經過。
朱由校與張好古觀看著沙盤上的覆盤,時不時問一問曹文昭經過,當覆盤結束後,朱由校終於明白了皇太極為什麼會被蒙古各部反水,又為什麼會敗得那麼慘。
“皇太極本著利用我明軍火力消耗蒙古各部盟生力軍的打算,故意前三日只讓蒙古各部出兵,往往只戰半日就撤軍,一方面是消耗我軍火器,一方面是消耗蒙古各部兵力。”
“如此一來,我軍火器被消耗的七七八八,蒙古各部的力量也被削弱到可以掌控的地步,只要他能打贏,再分給蒙古各部一些草場牧民牛羊奴隸,那蒙古各部這個虧也就認下了。”
“可他太過自大,連續三天都是讓蒙古兵上來送死,偏偏不讓自己的八旗兵出戰,他沒料到我軍的馳援這麼迅速,也對自己的八旗兵太過自信。”
“如果他一上來就是十萬大軍合圍進攻,正面讓蒙古各部吸引我軍火器,兩翼用八旗馬甲衝陣,在缺少足夠的鐵絲網,沒有大面積的戰壕、陷馬坑的情況下,我軍不可能支撐三日,兩日都難。”
朱由校笑道:“看來,皇太極還是我大明的好幫手了。”
張好古也是笑著,可不是嗎?
曹文昭和周遇吉能有如今的威風功勞,那可以說是全靠皇太極捧場。
可以說這一世,皇太極之所以能在遼東慘白,糧餉全無的情況下還能打下半個科爾沁,甚至差點打下整個察哈爾草原,全靠了林丹巴爾圖和粆圖臺吉。
是察哈爾部這兩位親手把皇太極送到了本不屬於他的高度。
而曹文昭和周遇吉之所以能追亡逐北,勒石燕然,那也全靠了皇太極前期自大加上他那小心思。
如果說,曹文昭和周遇吉將來青史留名,皇太極起碼有三分之一的功勞,不吹不黑。
就如同把張遼抬進武廟的東吳大帝,皇太極日後少不了一個滿清大帝的稱號。
想到這,張好古眉頭一皺,滿清大帝好像是康麻子?
但下一秒張好古眉頭就舒展開來,憑藉如今眼下遼東那些東林黨人上下貪腐,受賄成風的操作,加上皇太極弄得這一出,將來有沒有康麻子都不一定了。
其實按照原來的歷史走向,皇太極玩這一手沒有絲毫問題,可誰讓眼下大明不一樣了呢,他還按照老一套的思路來判斷明軍,認為明軍不會輕易出塞,認為明軍馳援不會那麼迅速,那麼他用錯誤的戰略判斷打一場錯誤的戰役就導致他自己滿盤皆輸!
皇太極後悔嗎?
後悔!
後悔死了都!
帶著殘兵敗將逃回遼東後,看著跟隨自己出徵的四萬八旗勇士如今只剩下一萬多殘餘,皇太極是悔恨萬分,加上被明軍大炮波及重傷的多爾袞,率軍正面衝鋒結果遭遇火箭齊射被不知道哪裡來的流失射中大腿的多鐸,再算上那些戰死的八旗貴族,皇太極此次是損失慘重無比。
如果不是早早就從草原上弄到遼東不少牛羊糧食和奴隸,恐怕皇太極真的就是血本無歸了。
可即便弄回來了奴隸牛羊,但折損了這麼多勇士,依舊讓皇太極的威望受到了極大的動搖。
一路上,看著躺在馬車上多爾袞和多鐸,再看看灰頭土臉,丟盔棄甲的八旗勇士,出征之時的那股子銳氣已經被消磨乾淨了,眼下敗軍之師垂頭喪氣宛如喪家之犬。
這日後如果明軍打過來,大清國可怎麼辦啊?
一時間皇太極是後悔不已,想著臥龍先生蘇明哲提醒他的面對明軍需速戰速決不可遲疑,再想想自己之前的戰略,讓皇太極更是後悔的不行,如果早聽蘇明哲的話,不去故意消耗蒙古各部的實力,直接十萬大軍平a上去,那三萬明軍豈不是早就被打崩了,那至於堅持三日等來援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