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8章 新舊之爭,朝堂民間大爭辯!,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晚了?”

“這草原,朝廷不可棄,非但不可棄,還要加大投入,築城修路,在草原上維持駐軍,加大朝廷在漠南漠北的威懾。”

“如今中途放棄,那才是對朝廷資源的浪費。”

隨著張好古站出來,新黨一位位也跟著站出來,新舊兩黨再次就此事進行爭論,繼而讓如今新舊兩黨爭鋒的中心地,江南行省的新舊兩黨學子又是產生了紛爭。

而散朝之後,張好古來到西苑。

朱由校有些不滿的喝了口茶:“這些朝臣,一個個以忠臣自詡,各種看著為朝廷著想,實際上只會空談,毫無用處!”

顯然朱由校也是支援佔領草原的,畢竟開疆拓土的感覺,是哪個皇帝能夠拒絕的呢?

這朝廷先後動員了三萬大軍,加上蒙古兩萬兵馬,運輸糧草軍械無算,才打下這三千里河山來,他還沒祭太廟告慰列祖列宗呢,說放棄就放棄,怎麼可能!

張好古笑道:“皇上,何必搭理他們呢?”

朱由校點了點頭,眼下朝議就是個擺設,朝廷一系列政策都是在西苑和內閣討論出來的,朝議上幾乎不會討論什麼重大議題,但凡有什麼大事,朱由校早就和張好古等內閣輔臣定下來了。

“師父覺得,草原應當如何處理?”朱由校問道。

張好古說道:“臣認為,眼下草原面積大了,百萬牧民,三千里草場,察哈爾草原可仿照巴連衲都,將這兩片草原設為大明的蒙古行省,另設駐軍。”

“為維持朝廷在草原的威懾,駐軍不能低於三萬。”

“三萬?”朱由校皺了皺眉。

“將三萬新軍放在草原上,這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張好古笑道:“不多,這草原不比中原,可多招募牧民從軍,訓練為民兵,平常放牧耕種,旬月訓練一次,若有戰時再徵召為軍。”

“而三萬新軍,只一萬部署在巴連衲都,餘下兩萬則佈置在察哈爾草原,維持在賽汗山以東,築城修路,圍堵遼東。”

“如此一來,朝廷在草原上就有三萬新軍與數萬民兵,戰時可直接拉出十萬大軍。”

“而且,這三萬新軍可輪替,兩年一替,讓京畿的三大營之兵與草原新軍互相輪換,讓朝廷中心始終有一支精銳存在。”

“畢竟不經歷戰事,訓練再多也無用啊。”

朱由校點了點頭:“這話在理,讓草原新軍與京營新軍輪換,是個好主意。”

張好古繼續說道:“皇上,如今朝廷不過十四萬新軍,兩萬在遼南,兩萬在三邊,還有十萬分在南北兩京,然而十四萬新軍對朝廷來說,太少了。”

“九邊,南北各鎮,以及大明各地的衛所皆需替換,朝廷如今的新軍,還是不夠用。”

“不然一場大戰,朝廷也不至於從江南調兵。”

“朝廷還需要訓練新軍啊。”

朱由校深以為然:“是啊,朝廷可用之兵太少了,眼下的兵將根本不夠用。”篳趣閣

張好古笑道:“既然如此,不妨先設三萬在草原,南北兩京再各自補充兵馬,如今朝廷也不差這些錢,南北兩京可維持十三四萬兵馬,朝廷還是支撐得起的。”

朱由校又問道:“如今蒙古行省面積這麼大,如何治理師父可有想法?”

張好古說道:“可讓曹文昭繼續暫代蒙古總督,但其只負責察哈爾草原,巴連衲都則繼續由陳亞萬來治理。”

“日後再更換總督,將曹文昭從草原上調回來。”

朱由校點了點頭:“那就先辛苦下定遠侯,讓他在草原上多待一段時日吧。”

張好古和朱由校就這樣定下了草原的政策,朝堂之上舊黨和新黨爭論了半天,結果卻是什麼也沒撈到,更沒有阻攔住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