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重現《大誥》風采,抓官入京!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9章 重現《大誥》風采,抓官入京!,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勵可謂空前。
如今何止百姓支援新政?
商人,學子,匠人,誰不支援新政?
大家都有出頭的機會,可比原來強多了。
如今新政波及到江南之地,商人百姓學子匠人紛紛支援新政,傳統計程車紳地主已經無力阻擋這股滔滔大勢。
隨著新舊學說的辯論不斷的進行,江南之地的有識之士就新學舊學展開激烈的爭論,一股席捲江南乃至整個南方的大勢正在醞釀著,江南計程車紳,舊學儒士們紛紛感覺到了風雨欲來的氣息。
正如歷朝歷代新舊學說與前朝大禮儀引發的波瀾一樣,這場風暴僅僅還在積蓄力量,那樣隱約間洩露出來的氣息就已經讓不少人不寒而慄,這可是能席捲整個南方,讓無數人粉身碎骨的可怕力量。
甚至有學子公開宣稱,大明的官吏應當受到大明百姓的監督,認為只有百姓監督之下的官吏,才能奉公執法,清廉中正。
這股言論一出現,讓南方的官員不少人都察覺到了不對勁的氣息,百姓監督官員?!
簡直是聞所未聞!
什麼時候官員執政一方需要百姓監督了?
然而還真有不少學子非常認可這樣的意見,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形成社團,真的就開始監督江南各地官員的執政情況。
面對這些學子,不少官吏都是頭疼的很。
首先,他們都是學子,屬於百姓,又不屬於普通百姓,不能打也不能罵,畢竟你堂堂一府縣之尊,真的要是舍下麵皮對這些學子出手,首先你面子上過不去,其次人們就會懷疑:你是不是真的有問題,你沒有問題為什麼會對普通學子下手?
更重要的,輿論問題。
毫無疑問,學子們讀書識字,自幼鑽研經義道理,這天下輿論掌握在誰手裡?
是百姓嗎?
是百姓中的讀書人,因為他們讀書識字學問多,加上老百姓對讀書人的尊崇,因此讀書人才能掌握民間輿論。
如今大同書院的學子們不僅讀書識字,還能在農莊教導百姓的孩子,在民間有著很大的聲望。
你突然對這些學子下手,民間百姓的輿論,其他學子的輿論就能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如果不是被逼急了,誰也不敢輕易對學子下手。
不能打,不能罵,不能抓,這就是難辦的地方。
說這些學子妨礙公務吧,他們還不闖衙門,只是在民間監督官吏的行動,屬於我不打擾你,但我就盯著你,這讓有心賺些外快的官員著實難辦。
一時間,江南各地的官場風氣竟然真的好了不少,被這些學子盯著的官員們不得不暫時收手,等著學子們這股勁過去了再說。
畢竟年輕人嘛,想法多,眼下想著監督官員,可能等這股興奮勁過去了就散了,畢竟學子還要鑽研學問,還要參加國考,你一直監督官員行政,書還讀不讀了?
原本不少人認為,這些學子可能就是一時熱血,很快就會各幹各的去了,大家也繼續平安無事。
然而誰也沒料到,那席捲江南的風暴,將透過這些學子第一次展露力量。
鎮江府,金壇縣,縣令黃明道剛剛處理完政務,回到後堂後看著下人端上茶水,一手搖著摺扇,一手端著茶盞:“這幾日,真是累死本官了。”
“那些學子放著好好的書不去讀,天天顯得沒事幹跑來監督本官,真是豈有此理!”
一旁的師爺笑著說道:“縣尊,搭理那些學子幹嘛,他們能有幾天熱度,等這陣風氣過去了,他們也就散了。”
黃明道點了點頭:“嗯,那就再忍他們幾天。”
“對了,南沿村的銀子收上來沒有?”
師爺說道:“這幾日那些學子盯得緊,南沿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