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家天下,公天下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2章 家天下,公天下,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不再被視作一傢俬產,而是大家共同治國群策群力,天下是不是就能以民為本了,是不是就能長治久安了?”
張好古猛然瞪了黃宗羲一眼:“噤聲!”
“越說越離譜!”
“當今天下,百姓過的還不夠好嗎?”
“皇上做的還不夠多?”
“歷朝歷代,肯把自己私田分給百姓的,有幾人?”
“歷朝歷代,真正到民間巡訪疾苦的,又有幾人?”
“皇上乃是聖君,聖君治理天下,尤其是你這個學子能妄言的?”
“莫說皇上,就是本閣,也不可能看著朝堂內僅有一黨,哪怕是新黨,難道就都是本閣這一系的?多少人是為了自己的抱負理想投到本閣門下,又有多少人是為了功名利祿加入本閣門下?”
“他們治理地方難道不夠勤懇,不夠愛民?你能說他們心思不純,就不是好官了?”
“無論如何,能有皇上,有天啟朝,是我等的幸事。當今天下,百姓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老有所依,少有所養,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今日之言,本閣權當沒聽到,休要再提!”
黃宗羲也是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告退後匆匆離去了。
張好古看著黃宗羲離開,嘆了口氣,朱由校在想什麼張好古很清楚,朱由校支援新政,但他不可能一直支援新黨。
如今新黨可以推行新政,日後舊黨也可以推行新政。
說白了,誰推動新政對朱由校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政能推行下去,百姓能安穩,大明的江山就是穩固如山。
這不能說朱由校有錯,實際上到如今這個地步,新黨佔據了半壁江山,朱由校還能繼續支援新黨,已經是罕有的明君了。
哪個皇帝會願意看到朝中一家獨大?
兩漢的外戚與世家,隋唐的關中與關東門閥,兩宋的各派儒生,明朝前期的勳貴與文官到後期的宦官與文官,總之,沒有一個朝代會出現一家勢力獨大的情況。
除非那個勢力已經有能把這個王朝取而代之的力量,不然哪個皇帝能容忍自己的權威受到威脅?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宋太祖這話道出了多少帝王的心思?
即便是那些一家獨大的勢力,例如東漢末年,曹操把持朝政,他的勢力內,不也是曹氏夏侯氏外戚,與冀州世族,淮南世族等各個勢力並存?
所謂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莫過於此。
這後世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換到現在就能解決?
黃宗羲想的很好,沒了家天下,沒了那麼多帝王獨夫,百姓是不是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可黃宗羲還忽略了一點,這天下,人人都有思想,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誰能真正一心為公,誰又能真的沒有私心私慾?
天子治國,百官輔佐,這個模式是華夏數千年來未曾改變的,無論是上古先王們與部落內的長者一起討論部落發展;還是到褚夏成型,夏商周的王們與貴族一起發展國家;還是到了始皇帝一統天下,皇帝與士大夫治理天下;至今為止,這套系統依舊是有效的。
官員的存在可以防止皇帝真的大權在握隨心所以變成獨夫,而皇帝高高在上也可掌控百官不讓百官肆意妄為,這是互相扶持互相依存的結果。
其中可能出現一些問題,但這個體系存在至今,就足以說明它必然是可行有效的,否則早就換一套新的體系了。
黃宗羲想改變當今格局,變家國同構之家天下為天下大同的公天下,何其難。
別說百官同袍了,就是百姓都不可能理解他。
儒家文化傳承數千年,忠君愛國已經成為了共識,天下人都知道要有朝廷,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