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雜交水稻,徐光啟的這些年!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4章 雜交水稻,徐光啟的這些年!,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修橋鋪路
如今的京師也是早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前雜亂的街道現在也是井井有條,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的集市,無數的商販在這裡叫賣。
成衣店,家禽店鋪,還有就是蔬菜,還有就是各種乾果,鹹魚,臘肉,還有就是新鮮的豬肉,豆油。
如今糧食收成基本上是已經結束。
百姓手中有了閒錢,有了存款,也是願意進行消費了。
如今,在京師當中,附近也是開始興建全新的社群。
主要還是在工廠的附近,張好古推動了一些地產公司的發展,讓他們仿照御史公知們居住的小樓,開始修建社群,一律設計為五層小樓的社群,這是專門面向百姓開放的。
這要不是條件不允許,張好古都想要給你農上集中供暖。
有專門的地產公司進行設計,目前來說能住進來的基本上都是工人。
這些人要麼是鋼鐵工廠的工人,要麼就是作坊的工人,儘管他們的身上在農莊還是有一份土地,不過,既然是出來打工這地每年可以得到的分紅自然也就是要相應的減少。
不過,既然都是出來打工了,那麼肯定賺的要比當農民賺得多。
朱恭枵越看越是震撼,自己的地已經捐出去了。
這要是物流不賺錢,那麼自己可就是真的要虧大了。
但是,看著這個架勢,不可能不賺錢。
現在,朱恭枵已經開始琢磨著自己要如何收購馬車了,這京師修的路他也是看到了,至少可以容納四輛馬車的並排前進。
左右,至少也是八兩馬車。
朱恭枵感覺到的就是震撼,這幫人簡直就是修路修瘋了,而且,人家還要修過路費,根據運輸的重量來收過路費。
即便是如此,這也是一筆巨大的財政收入。
商人們也要保護好這開出來的發票,因為,年底這是可以抵稅的。
張好古也不怕自己修的路壞了還是怎麼地,現在朝廷基本上是馬車運輸,能運輸一噸就算是了不起了,跟後世的汽車簡直沒法比。
等到汽車出來了?
張好古倒是覺得還是讓朱由校趕緊把蒸汽火車給弄出來比較實在。
朱恭枵考察一番,心思也就定了下來。
……
……
不過,就在朱恭枵準備投資的時候,徐光啟則是準備動身去遼東了。
永定縣
農業部,一塊試驗田附近。
張好古看到了滿身泥巴的徐光啟,這小老頭這幾年的時間下來,看起來好像是蒼老了,不過,精神頭卻是越發的精神起來了。
當初,徐光啟告病在家,張好古一個人擔任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他是一點都沒閒著直接就把徐光啟給提溜過來擔任工部尚書。
不答應也得答應。
徐光啟無奈,只能老老實實的擔任這個工部尚書,到了現在他已經入了內閣,可謂是位極人臣。
不過,這小老頭也是極少參與朝廷的政務,內政方面基本上是張好古操持著,他給徐光啟的任務就是從農業上入手。
跟著徐光啟一起努力的,還有就是宋應星,好好努力。
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浪費在了土地上面。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育種。
培育小麥種子,培育水稻種子。
其實,育種,這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
一直以來中國的農民都有育種的習慣。
通常都是單株、單穗選種的方法。正所謂一株傳”、“一穗齊。就是從大批單株中,挑選個別具有優良特性的單株,單獨收割儲存,以後再分別播種,進行比較試驗,淘汰壞的,選留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