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5章 走投無路,官逼民反,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涉及多少府縣,要調集多少百姓,陸路水路的運輸路線和人員配給,加上錢糧、宣傳等等,方方面面他都要確保萬無一失。

更何況新軍今年要把九個鎮編練為最新編制,訓練、軍械配給、戰術操演、人員任命...

張好古和內閣眾人忙來忙去,為的就是明年一戰功成,偏偏這個時候朱至澍還在這裡給朝廷扯後腿!

朝廷的宗室藩王,已經糜爛到難以收拾的境地了。

揉著眉心,張好古沉吟著:“如今蜀地民間怨氣極重,百姓已經被逼的賣兒賣女,家破人亡,加上蜀地今年大災,蜀王府如此行徑,恐怕有激起民變的危險。”

“明日我去找陛下陳述利害,決不能放任蜀王繼續亂來了。”

翌日,張好古前往武英殿面見朱由校。

“師父可是給朕帶來什麼好訊息了?”朱由校問道。

張好古神情嚴肅:“回陛下,臣帶來的,不是什麼好訊息,而是一個壞訊息,陛下您請看。”

說著,張好古將摺子遞給王體乾,由王體乾呈上去。

朱由校眉頭一皺,看著王體乾呈上來的摺子,看罷將摺子合起,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張好古:“蜀王,竟然如此倒行逆施?蜀王歷來在宗室有賢名,歷代蜀王也都是仁善愛民的賢王,這是不是弄錯了?”

不由得朱由校懷疑,實在是歷代蜀王給中央的感覺太好了,那就是個乖掛聽話不搞事的好弟弟。

朝廷需要救災了,蜀王府出錢出糧;朝廷要打仗平叛了,蜀王府出錢出糧;朝廷要有個什麼政策,蜀王府雙手支援...

蜀王就是一個好弟弟,皇帝要幹啥,蜀王都支援。

而且歷代蜀王在蜀地都是施仁政,更是詩禮傳家,那可都是文采斐然的賢王仁王,對待百姓非常寬仁,以至於歷代蜀王在蜀地官員面前就是軟柿子,被各種壓迫拿捏都不敢輕易找朝廷解決麻煩,很多時候蜀王上奏都是被逼的忍無可忍才找朝廷告狀,突出一個儘量不給朝廷惹事。

就說前代蜀王朱奉銓,朱由校就再熟悉不過了,今天被誰欺負了,有什麼委屈了,又是出什麼事了,那簡直就是個乖寶寶,朱由校還給過朱奉銓不少嘉獎,甚至說過若各地藩王都如同蜀王一般仁善,宗室必成為朝廷棟樑。

眼下這蜀王突然爆出來這麼多事情,朱由校很難相信那歷代仁善懂事的蜀王到了這一代會變成這個樣子。

張好古躬身說道:“陛下,臣所奏,句句屬實。如今蜀地百姓已經不堪忍受蜀王暴政,蜀地已經成了他蜀王的獨立王國,朝廷政令在蜀地根本無法實施,如此一來,朝廷威嚴何在,法制何在?更何況百姓屢遭蜀王壓迫,今年蜀地又是災年,若是百姓被逼到走投無路,那蜀地可有民變之威啊。”

“更何況如今正是朝廷厲兵秣馬備戰遼東之際,蜀王行徑完全是在拖朝廷後腿,若蜀地真出了什麼問題,朝廷徵遼東之事必受牽扯。”

朱由校點了點頭:“師父此言,不無道理。”

顯然,打動朱由校的不是蜀地百姓被蜀王壓迫,而是蜀王的行徑可能影響到他朱由校徵遼東的大計。

實際上,對蜀王是不是如此倒行逆施,朱由校仍有疑慮,蜀地承平,百姓生活安逸,歷來蜀地被稱為天府之國,物產豐富,百姓安居樂業,蜀王是要多麼倒行逆施才能把百姓逼得民變?

因此對張好古所言,朱由校是持著半信半疑的,畢竟如今新政已經推行到了西南,很難說這其中有沒有新舊黨爭的成分。

思索之後,朱由校說道:“蜀王那裡,朕會派人申飭,師父當前要務還是徵遼東之事。”

朱由校這話算是給了張好古一個答覆,張好古說道:“臣明白。”

回到內閣後,張好古說道:“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