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貳臣們的小心思:報恩大明的時候到了!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1章 貳臣們的小心思:報恩大明的時候到了!,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息匯總在一起,一副地圖已經在張好古眼前攤開。
如今大軍匯聚,物資也已經排程妥當,張好古準備要好好與皇太極打個招呼了。
傳令下去,擂鼓聚將。
很快,伴隨著隆隆鼓聲各鎮都統、協統到來,加上曹文昭、袁崇煥,蒙古、遼南、遼東的主要將領全部到齊。
張好古穿著硃紅的蟒龍服,沒套鐵甲但披著一件大警,看著躍躍欲試的諸將忍不住笑了。
武將聞戰喜,這是好事莫看眾人說當徐徐圖之,不急於一時,但真碰到戰事,都是搶著上。
大明有這樣的武將,是大明的幸事。
諸位,如今軍士也休整過了,物資也調配妥當,是時候和皇太極打個招呼了。
「上沙盤。
很快一架大型的沙盤擺在諸將面前,沙盤上呈現出來的地域很大,包括了小半個遼河套,還有遼陽、鞍山等諸多地域。
一座座城池,一個個塢堡驛站,道路河流,山丘林地一一標註妥當。
張好古手裡拿著指揮棍點著遼陽:「遼陽的滿清主將是多鐸,這個人大家應該都很熟悉。」
「根據情報,我們眼前之地,有阿巴泰的正藍旗兩萬後面就是多鋒的鑲藍旗和蒙古兵共四萬,在他們的側翼,還有滿達海的鑲紅旗兩萬。:
「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正面和側翼,有滿清八旗並蒙古兵八萬人。
能被皇太極派在這前面抵擋我軍,多鋒絕對不是笨人,根據遊騎和錦衣衛繪製的城防圖來看,這三城,尤其是遼陽、鞍山,被他們經營的是固若金湯啊。
曹文昭笑道:「明公,他們就算把城收拾的再好,也擋不住我大明的重炮啊。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哈哈大笑起來。
可不是,大明的火炮威力那是眾人皆知的,尤其這些年大明不斷精進研發,各種重炮層出不窮,不少火炮就是專門為了應對遼東這天寒地凍的堅城而設計的。
有這些重炮在,真不擔心有什麼轟不開的城池。
張好古說道:「攻城,是要攻的,攻城不是我們的主要目的。」
說著,張好古手中的指揮棍在鞍山的位置畫了個圈:我們要佯攻鞍山,圍點打援。」
張好古的思路很簡單,如今他手裡握著可戰之兵超過二十萬,而正面之敵加起來不過八萬,還分散在三座城裡,那麼不圍點打援都可惜瞭如今這麼好的局勢了。
張好古點了點遼陽:「遼陽有多鐸的四萬人,這座城也是被經營的最堅固的。
皇太極的意思很明顯鞍山只是前沿,鞍山守不住就縮回遼陽,憑藉遼陽堅城和數萬兵馬可阻擋我們數月時間。」
但鞍山若是被我們攻得緊了,多鋒和滿達海必然要出兵相助,他們也肯定想在鞍山城外消耗我軍的力量,因此鞍山,就是我們不得不打,但多鐸他們也不得不救的一個點。
畢竟沒了鞍山城裡兩萬兵,多鐸的兵力就會有一個巨大的空缺。」
我們只要圍住鞍山這個點,不愁引不來他們的援軍到時候我們不僅可以圍點打援,還可以迂迴直接打遼陽。:
張好古說著,手中指揮棍從鞍山劃出一道弧線點在遼陽。
就用此戰,來給皇太極打個招呼吧,告訴皇太極,我們來了。
兩日後,吃飽喝足養精蓄銳的明軍出海州,向著鞍山進發。
阿巴泰也是很快就得到了訊息:「明軍終於出兵了!
鞍山城不是什麼大城,但絕對是一座堅城,正藍旗兩萬兵馬都囤聚在此,城內有足夠兩萬兵吃一年的糧食,阿巴泰召集了自己摩下的梅勒
額真和甲喇額真,下令把鞍山周圍的村鎮全部清空不給明軍留下一點糧食和人口,同時又抓緊加固城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