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du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txtdu,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自然有陛下處置。”
也是看出了盧象升的無奈,張好古嘆了口氣:“放心吧,朱至澍這個蜀王必然是當到頭了,惹出這麼大禍端,日後削爵圈禁少不了的。”
正如張好古所言,朱由校對朱至澍可沒什麼好感了,給他在年初惹出這麼一大攤子事,朱由校如果不是顧忌,他都想直接把朱至澍給砍了!
可宗室藩王哪能殺啊?
再大的處置也不過削爵圈禁,殺是肯定不能殺的。
在下達旨意調兵平叛後,朱由校又給魏忠賢一個任務:“遣人去四川,尋找蜀王的蹤跡。”
“不論如何,他是朝廷藩王,大明宗室,不能無緣無故的消失了。找到他,給朕帶回來!”
天啟一十四年三月初,朝廷下達旨意,平叛西南,雲南、兩湖新軍調動,以三萬新軍為主,配合數萬地方縣兵鄉勇組成平叛大軍入川平叛。
數十萬百姓造反看起來聲勢浩大,但在新軍面前真的沒什麼,五十多萬百姓畢竟是百姓,和新軍這樣的職業戰士相比無論是軍事素養還是裝備、體能各方各面都相差極大。
三萬新軍足以鎮壓五十萬造反的百姓了。
而率軍平叛的主將就是雲南的郎平宇。
到了四川,三路大軍齊頭並進抵達成都府外,將五十萬百姓圍在成都府境內之後,也是準備開始平亂。
郎平宇看著諸將和校尉們:“此次平叛,大家要注意,朝廷的旨意是隻誅首惡,千萬不可多造殺戮。內閣也有旨意,讓我們謹慎處理,因此我們以威迫為主,儘量少動刀兵。”
一旁的一鎮都統說道:“正是如此。說到底都是我大明百姓,若不是被那些貪官汙吏逼得走投無路了,也不至於造反。百姓生活本就不易,看看我們這一路所見的,這些百姓雖說是揭竿起義了,但對縣城府城都秋毫無犯,也沒有襲擾地方,殘殺百姓,顯然都是良家百姓,對於這些百姓,我們儘量以安撫百姓為主的好。”
郎平宇說道:“不錯,元輔的意思就是儘量招降,對於那些百姓要宣告朝廷態度,只要他們投降,都可以回家,朝廷會給他們分配土地,讓他們安心耕種。”
有人感慨道:“這些百姓一路席捲到成都府,所過之處不打縣城,不燒殺擄掠,雖說是揭竿起義,說白了,就是扶老攜幼找蜀王和蜀地官吏討個說法罷了,都是可憐人啊。”
此言一處,眾將都嘆息不已。
大家都是大同書院出來的,誰不知百姓疾苦,誰小時沒經歷過苦難?
於是,平叛大軍對成都府圍而不攻,同時派人發出告示,言明朝廷政令,勸百姓還鄉。
此時的義軍內部,也因為朝廷大軍的到來陷入恐慌之中,朝廷的大軍啊,這些可都是南征北戰的精銳,義軍是什麼德行,他們自己還不清楚嗎?
沒有鐵甲,沒有火炮,鳥槍少得可憐,武器也都以農具竹槍為主,如何與朝廷精銳相比?
這朝廷大軍一來,真打起來必然是義軍全面崩潰。
而此時朝廷大軍派人來勸降,自然讓義軍內部煎熬起來。
義軍首領們聚在一起,討論著朝廷給出的要求。
“朝廷顯然不會追求百姓們的責任,只要我們這些人束手就擒,百姓就有活路。”
“是啊,朝廷已經有了旨意,說只誅首惡,百姓回家後依舊有田可以種,不會有秋後算賬一說,而且朝廷還會賑濟百姓,同時嚴懲那些貪官汙吏。”
“聽說朝廷的錦衣衛已經快到成都府了,到時候成都府那些貪官汙吏誰也跑不了,都要去菜市口問斬!”
“若是有這些貪官汙吏陪我們一起死,那我們也值了!”
“本來我等起義就是因為沒有活路,而不是真的想造反,如今朝廷寬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