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6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催動這沉重的銅鐵前進,真是不可思議。”
顧炎武也是笑道:“是啊,若是那些夷狄見了,恐怕要驚為天人了。”
張好古是見多識廣的,他顯得非常平和:“眼下還不算什麼,這一個時辰前進二三十里,還不如人走得快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
“如今還是要以畜力為主,這火車,一年半載內還是用不上的。”
“但終歸是個好訊息,得去告訴陛下。”
到西苑見了朱由校後,張好古將這個好訊息告訴給朱由校,朱由校聽了後也是忍不住笑道:“的確是個好訊息。”
“這銅鐵所鑄的木牛流馬,在天啟朝實現了,哈哈哈哈哈,好事啊。”
張好古也是笑道:“大明眼下算是進入工業化和蒸汽化了,臣給陛下構劃的宏圖,總算是有了點影子。”
朱由校點了點頭,隨後皺眉說道:“這木牛流馬...這火車,眼下的動力還是不夠啊。”
“魏伴伴,你去通知工科院,明兒朕要去看看。”
魏公公連忙說道:“哎,奴婢這就去準備。”
翌日,早就做好準備的工科院一眾學士靜候著聖駕。
說起來,身為大明天子,朱由校也是深諳名與器不可假人,雖說不是每日都去內閣,但幾乎每隔三日就要和內閣開一次內朝會議,而京師三大營更是隔三差五就要去巡視一番。
說起來,這習慣還是永樂帝留下的。
成祖他老人家得了江山,深知兵權重要性,那是每日都要巡視京營,風雨無阻,仁宣也是如此。
但是到了明堡宗朱祁鎮這裡,他是志大才疏不算,完全忘記了他太爺爺,他爺爺,還有他爹是怎麼做的,不去巡視京營,勳貴也跟著荒廢武藝,君臣一心只知道挖大明的牆角,搜刮民財,任人唯親不舉賢...
之後大明如何就不用提了,土木堡一戰,永樂、仁宣三朝留下的精銳折損殆盡,忠心耿耿的勳貴賢臣一片片戰死,大明由盛轉衰...
甚至這段歷史經歷,加上有張好古教導,朱由校深諳兵權的重要性,他雖然沒有每日巡查京營,但也是三日一巡,每日都要派自己的貼身太監王體乾去巡視。
不僅朱由校去京營巡視,張好古也是隔三差五就要去京營檢查巡閱,這才有瞭如今強勢的大明朝廷。
為何張好古說南方那些貪官汙吏都是纛蟲不足為慮,為何如今朝廷一道政令下來地方是兢兢業業的辦理不敢怠慢,還不是朝廷掌握著兵權。
兵權,財政,官吏任免升遷都被朝廷牢牢把握著,地方能翻了天那才是有問題。
到了工科院後,看著工科院的學士們,朱由校擺了擺手:“諸位都是國之重臣,大明賢才,無須多禮。”
扶起宋應星後,朱由校問道:“昨日火車試行成功了?”
宋應星說道:“回陛下,昨日火車試行非常成功。”
朱由校微微頜首:“去看看。”
到了試驗場,眼下的試驗場上已經不是一條筆直的鐵軌,而是一個圍繞著整個試驗場的橢圓形的鐵軌,鐵軌形成閉環,一個火車頭拖著四節車廂正停在鐵軌上,周圍有幾個工匠正在檢查。
朱由校一看,也是湊了上去,涉及到這些工業方面和機械方面,他可是太感興趣了。
宋應星看著朱由校一挽袖子就下場幹活連忙勸阻:“陛下...”
可朱由校眼下哪在乎這個,他已經湊到那幾個工匠身前:“檢查的如何了?”
這幾個工匠一看是皇帝湊過來了,連忙就要跪下卻被朱由校揮手阻止了:“無需這些繁文縟節。”
“這火車,眼下是什麼情況?”
一個工匠說道:“回陛下,這火車如今最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