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8章 刺王殺駕!,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聖駕出巡,

這可不是說走就走的。

就如同之前聖駕要巡視河南、江南、湖北,那也是皇帝提前說了這個想法,內閣進行籌備,同時各地官府做好準備,經過前期調動,人力後勤都有了保障這才出巡的。

而聖駕出巡草原和在中原巡視還不一樣。

聖駕北巡關外,那調動的可就不僅僅是幾個京營,幾百隨行官吏,加上禮部、司禮監等一系列內宮舍人禮部官員等等就可以解決的了。

拿大軍出征來說,軍隊調動,後勤調動等等,往往是最能體現一個王朝能力的。

盛世王朝,王朝初期和王朝末年,軍隊調動,後勤組織等等都不是一個概念。

如今的大明正是盛世,但盛世排程兵馬更是嚴格異常,拿之前大軍出征來說,看起來是今日下達詔令,三五日後就行軍了,但再此之前,後勤早就開始進行準備,所需調集的兵馬也都集結完畢,等的就是個命令,沿途各地提供所需糧秣,重要資源由官兵轉運,排程精確到每日行進多少裡,在哪裡紮營,所需物資,呼叫民夫,每一里由哪裡負責接洽等等。

這聖駕要是北巡,所要籌備的就更多了。

內宮的司禮監、御馬監等等不提,錦衣衛等初期就要調動,沿途確保線路安全,清掃不穩定因素,隨後是隨駕兵馬及後勤,這是最重要的,你不能指望到了關外完全依靠關外補給。

上一個這麼做的是明堡宗,帶著幾十萬大軍急匆匆出戰,後勤沒解決,官兵糧餉沒解決,他自信自己是飛龍騎臉,可結果也證明他下場有多慘。

明堡宗倒是活得好好的,可惜三大營幾十萬精銳連帶大明初期那些驍勇善戰的勳貴,為了他這個廢物埋骨荒野,找都找不回來遺骸,任由英魂消散。

如果不想讓大明再次盛極而衰,那麼基礎的後勤保障及沿途的補給就要做好,而各種情報工作也要做好,省的這次北巡出現什麼意外。

這也是為何朱由校要把日期定的那麼靠後的原因。

確定了要北巡,這個訊息自然是不可能隱瞞的,不僅不能隱瞞,還要告知天下,讓天下臣民都看看,如今的大明強盛到了何種地步,草原各部盟主動求著大明皇帝北巡,還要給大明皇帝上尊號呢。

朱由校都好奇這蒙兀部能給他上什麼尊號,這草原遊牧民族給中原王朝的君主上尊號比較厲害的,有開皇盛世時給隋文帝楊堅上的聖人可汗;還有貞觀之治時給唐太宗李世民上的天可汗。

細細一看,都離不開太宗,文皇帝這兩個詞,甚至成祖他老人家一開始也是太宗文皇帝。

這讓朱由校不得不好奇,自己能得個什麼汗?

要知道,有明一朝,但凡有點實力的皇帝,蒙古人也好,女真人也好,都尊稱汗,例如洪武汗,永樂汗,景泰汗,萬曆汗等,頂天加個大字,但朱由校可不是這麼容易滿足的,他期望高著呢。

“師父,你說,這草原各部盟會給朕上什麼尊號?”朱由校眼中精芒閃爍著,銳氣逼人。

張好古看著草原各部盟送上來的文書:“竊以為,不會比聖人可汗差,起碼也是個相當的。”

朱由校有些得意的說道:“朕倒是有這個自信,就看這些部盟如何看朕了。”

“這次他們主動上表臣服,無外乎覺得朕惦記著他們的草場、牛羊;可朕對他們的草場也沒多大興趣,若他們知趣,朕不介意讓他們繼續當各部的那顏;若不知趣,那就換幾個知趣的上來。”

張好古笑道:“是極,是極,當今天下,唯陛下可作威作福。”

舒展了下筋骨,朱由校說道:“今兒有興致,去西山巡獵,這幾日朕要好好操習馬術,到時候得讓草原各部知道,大明的天子,還是那個馬上皇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