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0章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牧民。
從各片牧場趕來的牧民們紛紛對著龍攆行禮,這由十八匹神俊白馬所拉的龍攆內,坐著讓他們過上如今吃飽穿暖,衣食無憂好日子的大皇帝那是君臨關內關外的聖天子,是這天下的主人“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本章未完!)
第0700章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歲,萬萬歲!”
外面的山呼萬歲聲讓朱由校確信了巴連衲都的情況,牧民們穿著厚實的棉衣,面色紅潤,身體健壯,那精神飽滿的狀態,和缺衣少食的饑民是全然不同的。
這也是為何朱由校敢確定這巴連衲都的發展沒有矇騙自己的原因。
龍攆停在巴連衲都城外,這是如今巴連衲都草原上建起來的第一座塞外城鎮,城牆是由石頭堆砌而成,以泥土碎石加固,雖然城牆不夠高大厚實,但在如今的草原上已經很難得了。
巴連衲都的各部那顏,各片牧區的縣令,各旗的旗長聚集在城外迎接著朱由校的到來。
隨著龍攆停下,朱由校從龍攆內走出來,這些人立刻行禮:“恭迎大皇帝陛下。”
“諸位愛卿平身,走,進去說話。”朱由校笑著,龍行虎步進入巴連衲都城。
這巴連衲都城內,也是以加固的蒙古包為主,陳亞萬居住辦公的地方,就是一個大號的加固過的蒙古包。
眼下這裡成了朱由校暫居的地方,看著這些那顏,縣令們恭敬拘謹的模樣,朱由校笑著說道:“諸位愛卿不要拘禮,這巴連衲都是朕的,但也是你們的。沒有諸位愛卿盡心竭力,這巴連衲都發展不到今日這等情景,諸位愛卿都是有功之人啊。”
和巴連衲都的那顏,縣令們聊了聊,再次確認了巴連衲都各片牧區,各旗的發展情況後,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
眼下巴連衲都有六十四萬餘人口,維持著四萬民兵,這四萬民兵分散在巴連衲都草場上,每日放牧、巡邏,每季巴連衲都還會讓各片牧區把青壯集結起來進行數日的訓練。
若到了戰時,巴連衲都可以直接拉出四萬精銳的蒙古騎手,如果情況緊急,這個數字能擴充到八萬。
在不影響巴連衲都的正常運轉下,拉出八萬青壯,這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事了。
畢竟巴連衲都是按照關內的運轉來的,可不是像其他蒙古部落,一個男人,長到十四五歲,騎上馬,拿上長矛彎刀就是士兵了。
巴連衲都的四萬民兵,都是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壯,這個年齡段,無論是經驗還是體力都是巔峰的時候,他們精通馬術騎射,善於運用遊獵戰術,而且家家都是養育著子女,是巴連衲都的中堅階層。
至於二十五歲以下,十八歲以上的男子,其主要任務還是結婚,養育子女,他們也接受了民兵訓練,如有需要,他們就是第二批被徵召集結的騎手。
這是草原的常態,也是草原人都習慣的生活方式。
在巴連衲都待了兩日,聖駕繼續啟程前往察哈爾草原的察罕浩特城。
巴連衲都各部那顏隨駕前往,這次草原各部盟的那顏都會前往察罕浩特,在哪裡迎接大明皇帝陛下的到來。
在朱由校的行轅前往察罕浩特之時,在更遙遠的北方,寒風之中,一個小部落的牧民正在自己的穹頂內熬著冬季,他們渾然不知,此時一名又一名帶著皮帽穿著皮衣,手持長矛的騎兵出現在他們的部落外。
為首的那人穿著罕見的鐵甲,風霜在他臉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深刻的痕跡,他腰間懸掛著一柄彎刀,那是阿速部那顏的金刀。@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阿速部一開始並不是蒙古正統部落,說起來,阿速部實際上是一個融合性的部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