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先北再南,解決完遼東再解決藩王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9章 先北再南,解決完遼東再解決藩王,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揮自己的指揮所長。
元輔您擔憂的,是這段時間能否讓新軍熟悉新編制並適應作戰,目前在遼東皇太極附近,有遼南三個鎮,察哈爾三個鎮,加起來六萬餘人,是朝廷釘死皇太極的釘子,這六鎮朝廷可以先不做改變。
張好古說道:你的意思是,先變其他地方?
周遇吉笑道:不錯,如今山東二鎮,河南二鎮都可以改為新編制,加上徵東瀛的四鎮目前也已經回來,第四鎮第五鎮雖然缺失了部份人手但編制未損。
不妨朝廷先將這九鎮補充足人手軍械,按照最新的編制操練,戰時也可以直接頂上去。
先改九個鎮麼,倒是可行張好古點了點頭。
韓耀威也是說道:元輔,周兄說的也是我們的想法。說不好聽的,哪個當將軍的不想看著軍隊越來越強呢。
眼下新軍三十九個鎮算上蒙古那八萬騎兵才不過四十七萬人,這點人手對眼下的大明來說,真的不太夠用啊。
西北、西南、草原、東北哪裡不需要精兵強將鎮北,守?就是中原腹地,也需要重兵,遇到戰事動兵還要考慮南北兩京的安全,這些下來,朝廷還能動多少人?
若是按新編制來,朝廷的三十九個鎮,每個鎮都可以坐鎮一方,從遼東到甘陝,朝廷九個鎮就夠了,剩下的佈防西南,加上東南和中原,朝廷手裡起碼可以騰出十個鎮的機動之兵來啊。
王大山也是說道:元輔,朝廷的騎兵還是太少了,朝廷還需要增添更多的騎兵。
看著這些大將們,張好古有些哭笑不得,一個個的對編制人數那可是張口就來,但如今大明朝廷富裕的很,多養活些將士不是問題。
而且大明奉行的是精兵策略,講究的是質量,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數量,但放眼整個大明億萬裡江山,四十來萬兵的確太少了。
抿了口茶,看著這一個個眼巴巴的大將,張好古心裡也是有些無奈,這些大將都是大同書院的老人,他也知道這些大將的心思。
嘆了口氣,張好古說道行了,你們在我這裝這幅樣子給誰看呢?這新軍的編制改動就是我策劃的,在這裝樣子有什麼用?我也告訴你們,我計劃的可不僅僅是三十九個新軍鎮的改編:蒙古那八萬騎兵也要精編出四個騎兵鎮來,除此之外,還會額外編練一部分騎兵協,一些炮兵營用作戰時支援。
你們甭擔心有的沒的編制我給你們,兵員,軍械錢糧你們也不用操心,但新軍的戰力你們要保證好了。明年朝廷對皇太極動兵,陛下有可能會御駕親征,若是下真的親赴前線,你們打不出新軍的威風來,也就甭來見我和陛下了。
聽到張好古這話,三人都欣喜起來,元輔還是念著他們新軍啊,編制、兵員、軍械錢糧,有個能當家作主的人新軍也就安心了。
看這三人的笑臉,張好古也是忍不住一笑:行了,就按你們說的,山東兩鎮、河南兩鎮、順天府五鎮轉化為新編制,察哈爾和遼南位置特殊暫且不做變化,都去準備吧。
諾。三人起身。離開五軍都督府回到內張好古將情況與盧象升說閣了一遍,隨後問道:盧相你是朝廷的財神爺,大管家九鎮新軍的人員補充,軍械裝備,有沒有問題?
盧象升簡單思索一下說若僅僅是九鎮新軍的新道:編制,新增兵丁不過五萬九千兩百餘,軍械彈藥充足,朝廷短時間即可完成。
張好古點點頭:那就這樣辦吧,先把這九鎮變了,然後是遼南三鎮,察哈爾三鎮山西兩鎮,甘陝四鎮,依次新增軍械人手。朝廷這兩年的主要方向,就是遼東,等遼東平了,再轉向西北。
太沖啊。
黃宗羲上前:元輔,學生在。
張好古說道:將我與周將軍、王將軍和韓將軍的談話內容和新軍九鎮的新編制記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