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6章 神兵天降, 目標:江戶!,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踏踏踏踏...

整齊的腳步聲官道上響起。

一隊隊新軍將士組成的長龍向著預定的集合地點前進。

新軍將士扛著自己的火槍,槍上掛著明鐵盔,身上並沒有著甲,只是帶著綁腿和戰靴。每一營的棉甲都被放在馬車上由戰馬拉著前進,而火炮,火藥、炮子槍子等也全由馬車拉著,因此每一營新軍都有大批駑馬拉著裝備輜重。

在官道一側,大明正三品的鎮都統王三領正皺著眉:速度還是慢了些,我們要加快速度了。

協統李朝賢解釋著:接到內閣命令之後,兄弟們就即刻拔營了,中途沒有一點耽擱。

王三領說道:我知道,但時間不等人啊,告訴兄弟們,抓緊趕往威海衛,等坐船到了濟州島,就能歇息片刻了。

此次對東瀛作戰,朝廷只出動了四個鎮,其中南北各兩個鎮,分別在威海和松江乘船出征。

為了此次征討倭國的速度,內閣調動了四支水師船隊進行協同作戰,並且和朝鮮朝廷商議後把濟州島變成臨時中轉站。

目前朝鮮那邊已經開始對濟州島進行緊急修繕了,包括重新加固並擴建港口,夯實道路修建更多的倉庫等等,等到大明王師一到,這裡一切就全部轉交大明進行排程。

而且朝鮮國君非常貼心的在島上給大明王師留下了五千青壯用來搬運輜重,還留下了兩千兵馬給上國將軍呼叫。

如此體貼的舉動讓朱由校知道了都對李倧是讚賞有加,誇獎他識大體。

大明的四鎮新軍會依次坐船前往濟州島,在濟州島進行最後的休整和作戰準備,與此同時朝廷的物資也會源源不斷送抵濟州島,眼下濟州島已經變成了一座軍營,成為大明的海上伐倭樞紐。

而此次內閣調動四鎮新軍,正三品的鎮都統四人,從三品的協同八人,這三品的將軍這麼多,自然需要一位大將統轄。

張好古最終敲定的人選是趙玉琪。

選擇趙玉琪的原因很簡單,趙玉琪是三千營的統帥,騎兵本就是侵略如火的角色,張好古希望趙玉琪能以迅猛的攻擊快速結束戰鬥,用最短的時間把德川幕府給打崩,打懵,繼而徹底奠定朝廷的威勢。

張好古選擇好了人選,內閣自然是全票透過,於是趙玉琪這位大將立刻有了新的職位:大明徵東大將軍並四鎮總統官,提領四鎮征討東瀛。

朱由校特賜御劍一把為皇權象徵,代表趙玉琪在東瀛可以臨機專斷,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身為正二品大將軍的趙玉琪正帶著自己的親兵衛隊趕赴威海衛。

官道之上,騎兵的馬蹄聲由遠至近,地面震顫宛如雷霆轟鳴一般,大隊騎兵已經轉瞬即至,兩側的路人商賈紛紛避讓,當馬隊離開後,路人們又湊到一起,看著那遠處的塵煙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

這是哪來的馬隊,這麼威風?

誰說不是呢,這些馬一看就是朝廷的軍馬啊,看那些鐵甲鐵胄,最前面那個穿的那一身甲那叫一個漂亮啊。

我剛才瞥了一眼,這些人打的旗號是趙,這是哪位大將軍出行了吧?

路人們交流一番,又各自散開,這日的見聞會成為他們日後的談資,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把這日的事情再拿出來賣弄一番。

抵達威海衛後,趙玉琪沒有入城,直接坐船前往濟州島,他的兵馬已經到地方了,如今就等他這位大將軍抵達,就開始正式伐倭作戰了。

此時的濟州島,一艘艘戰船來回往復,千帆林立,島上建起了一座座大營與倉儲,朝鮮留給大明的五千青壯全部被留作後勤附庸兵使用,而兩千朝鮮兵則協助巡邏,看守倉庫。

四萬大明新軍已經在島上建立起了完善的營寨,一面面大明的日月旗、龍虎旗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