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0章 百業興旺,這,就是大明!,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惜他們無法參與其中,讓這些年輕人著實嘆息。
王文才排了排桌子,神情嚴肅:“諸君!莫要忘了我等回到家鄉為的是什麼!”
“若要從軍,我等早就可以進入新軍,以我等的才學,起步便可以是正七品的管帶。但我等的志向不是為了家鄉父老嗎?”
“如今朝廷要征伐遼東,是舉國大事,有志之人無不歡欣鼓舞,但我們如果去從軍了,那我們之前所做的一切不就付之流水了嗎?”
“家鄉的父老信任我們,如今我們才有了這幾鎮根基,親朋好友相信我們,才跟和我們硬扛著那些地主士紳的壓力開辦農莊。”
“若我等眼下因為這點困境就退了,想著功成名就便跑去從軍了,哪怕我等真的得了戰功回來,又如何面對家鄉父老之前的信任和期盼?”
吳向仁說道:“不錯,王兄說的極是!我等都是為了家鄉父老才回來堅守在此的,建設好資陽,讓父老過上好日子,我等一樣青史留名,我等面臨的困境並不比他們在戰場上的輕鬆。”
說著,吳向仁狠狠地拍了桌子:“我吳向仁不能戰場立功,那就要在資陽縣的縣誌上留下我吳向仁的傳記,後世人都會記得我吳向仁為資陽所做的一切,這裡的父老鄉親,全縣百姓到時都會記得資陽有我吳向仁這個人。”
王文才笑道:“不錯,自古清官留名青史,地方立碑作傳以作紀念,我等為何不能在資陽,在成都府留下自己的名聲?”
眾人被王文才和吳向仁說的熱血沸騰,一個個又打起了精神來:
“王兄和吳兄說的極是!我等為何不能在資陽縣誌上留下一抹痕跡?我等亦能青史留名!”
“不錯!我等所做的,乃是為國為民之大事!新政之策,均分田畝,廢除階級,人人平等,乃開天闢地之舉,元輔等人青史留名,萬古流芳,我等景從之眾亦可得史書鐫名!”
“這資陽縣的縣誌上,將來一定會有我田志芳的名字!”
“也要有我韓江遠的名字!”
眾人鬥志昂揚,互視之下,每個人都感覺自己彷彿充滿了無窮的力量,少年意氣,肆意昂揚,就不信不能在這資陽縣打出一番名頭來。
躊躇滿志著,王文才說道:“接下來這段時間,朝廷也好,汪總督也好,無法為我們提供什麼助力。但我等也不能意志消沉,依我看,我們還是要繼續之前所做的,爭取更多的村鎮,得到更多父老的支援。”
“只要得到全縣大半百姓的支援,士紳地主也就無法對我們形成什麼威脅。”
吳向文補充道:“到時候,我們還可以編練民兵,沒有鐵器又如何?竹槍竹甲,木弓木箭一樣能保護農莊。”
王文才點頭:“不錯,只要我們再擴大幾個鎮子,整個資陽縣城以外就是我們做主,大家均分田畝,安心生產,然後各村各鎮挑選年輕力壯的組織起民兵來,資陽縣城我們也可以去得!”
“就這麼辦!”眾人齊聲表示認可。
夜晚,眾人商量著明日的目的地,王文才分派著任務:“韓兄,張兄,李兄,你們去南邊,田兄,趙兄,孫兄你們去北邊。”
“這各鎮宗族雖說本家過的很好,但旁支的日子可不好過,那些旁支都是我們可以爭取的物件,爭取過來,我們的力量就能更加壯大。”
“吳兄你負責組織民兵,帶著大傢伙去砍竹子製作竹槍竹甲,削一些竹弓竹箭,我們也要有自保的力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