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7章 人菜癮大,京師三大營暴走了!,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揚州府。

一大清早,王阿嬸就匆匆起身,挎著竹籃懷裡揣著布包向著街上趕去。

崇禎朝已經是第二個年頭了。

從天啟朝那位被南洋群國與西夷諸國共尊為東方大皇帝,被草原諸部盟奉為納仁大可汗的天啟帝病逝,也已經兩年了。

大明的好日子,也隨著天啟帝的病逝和張相爺的出閣,離老百姓越來越遠了。

崇禎朝與天啟朝是截然不同的,彷彿天啟帝和崇禎帝並不是血親兄弟一樣,二人的想法,做法大相徑庭。

天啟朝是愛民的,是自太祖洪武立國大明以來,能與太祖相媲美的愛民,真真正正的愛民,吏治清明,天下太平,百姓豐衣足食,國庫充盈,王師戰無不勝。

大明威服四海八荒,四方諸國來朝,萬民共尊。

可崇禎朝,皇帝卻是愛士紳的,士紳才是民,百姓不是民,官宦才是人,百姓不算人...

新法消失了,新政消失了,原本清廉的吏治沒了,那些勤政愛民的好官消失了,而上來的都是貪官汙吏,一個個驕奢淫逸只顧著享樂和貪墨,根本沒人在乎百姓如何。

各種苛捐雜稅回來了,百姓的田畝也被地主士紳和官宦再次奪走了。

百姓再次低賤到了泥漿裡,那個國強民富,百業興旺的天啟朝,再也回不來了。

各種關隘和地方雜稅,不僅阻礙了商業發展,更是讓百姓的生活變得困難起來。

如此也就罷了,起碼百姓過了幾年好日子,家裡有點餘錢了。

可偏偏,大明寶鈔眼下也不值錢了。

不值什麼時候開始,大明寶鈔越來越多,可東西的價格也越來越貴,這就導致百姓手裡的寶鈔越來越不值錢。

原本一塊錢的寶鈔可以買一個熱乎乎的燒餅,十塊的寶鈔可以買一份香噴噴的肉,而如今,十塊寶鈔都要買不到一個燒餅了。

寶鈔的貶值又何止是十倍?

王阿嫂急匆匆趕到街市上,她要去購買米糧。

在天啟朝的時候,在先帝還在,張相爺還是大明首輔的時候,米糧菜蔬,雞鴨魚肉的價格都是平穩的,老百姓消費得起,不說天天吃肉,但一週吃一次還是問題不大的,這可是難得的好日子。

比較那個時候萬國來朝,商貿繁華,來自東瀛、南洋、西域、東南亞還有西洋的諸多東西不斷湧進來,老百姓什麼都買得到。

可如今...

“唉...”

王阿嫂憂愁的嘆了口氣,她摸了摸自己懷裡的布包,也不知道這些寶鈔能換多少糧食。

原本王阿嫂也想著將寶鈔去換成金銀的,畢竟現在金銀比寶鈔值錢,可揚州府大明銀行的金銀早早都被那些大商人大地主給換光了,如今正在向順天府的總行要金銀呢,現在哪還有金銀給老百姓呢?

王阿嫂沒有換到金銀,諸多老百姓,小商人乃至小地主也沒有換到金銀,只得繼續用寶鈔交易,畢竟崇禎朝也沒有廢除寶鈔,寶鈔還是大明流通貨幣的,就是沒之前那麼值錢了而已。

拋去腦中的雜亂想法,王阿嫂匆匆趕到糧店,從懷裡取出布袋來:“都換成糧食。”

糧店的夥計接過布袋一看裡面的寶鈔,臉色就愁苦起來,再一看王阿嫂,還是嘆了口氣,給王阿嫂換了糧食。

當一隻裝滿糧食的布袋遞給王阿嫂時,王阿嫂卻不樂意了:“怎麼才這些糧食?我那裡面可是有三千寶鈔啊。”

糧店夥計很無奈的說道:“阿嫂,寶鈔不值錢了,東家早就吩咐,讓我們不要收寶鈔了,若不是您經常照料我,我也不可能冒著被東家罰的風險給您換這些糧食。”

“有這些糧食您就知足吧,三千寶鈔現在能換什麼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