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明!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8章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明!,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古曬然一笑:「哈哈哈,人啊,都是有慾望的,有人要財,有人愛權,有人執著身後名,有人想快意一生,這些都是慾望。
你們可曾知,十四年前,剛剛及冠的張寶瑞在想什麼?
那時候的張寶瑞青春年少,正憧憬著快意恩仇,縱馬天下,博一個好名聲。
如今,張寶瑞而立之年了,已經三十二了,家有妻、子,家族也興旺父母康健,自身又身為當朝國公,內閣首輔,名滿天下,大權在握,可以說是志得意滿,人生無憾了吧?」
不,張寶瑞到現在還記著自己當初入朝時的志向,哪怕是此刻,我惦記的也不是什麼身後名什麼青史作傳。這些後人之言,且都隨他,我惦記的,和你們惦記的一樣都是天下蒼生。
說著,張好古喝了口茶,緩緩說道:「都說如今大明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商貿繁華,人人可以吃飽穿暖,少有所教老有所依,四海鹹服萬國來朝。
」可是,真的人人都吃飽穿暖了嗎?真的所有孩子都能有書可以讀,有新衣服可以穿嗎?所有老人真的可以安度晚年而不是為了家裡的孩子在外面奔波勞苦嗎?
大明的天下真的沒有乞巧,沒有窮困潦倒的百姓了嗎?大明真的可以說各地路不拾遺,倉稟殷實嗎?」
若真是如此,為何在天啟十三年,在這個大明天下太平,國強民富被譽為大明中興天啟盛世的年景裡,川蜀這個天府之國會有五十萬百姓被逼造反呢?他們吃飽肚子了嘛?他們活的有尊嚴嗎?
我們的新政,遍及大明十四省,天下泰半施行新政,放眼朝堂地方具是我大同黨人,我們可以驕傲了嘛?」
見眾人陷入沉思,張好古這才緩緩的嘆了口氣你們知道我當初為何要和先帝強硬相抵嗎?
我在愧疚。」
五十萬百姓啊,五一萬仁善老實的大明百姓啊,到底被逼到了什麼地步,才會扶老攜幼的舉家而反?」
陛下真的不知道蜀王的情況嗎?我們難道不清楚南方那些官僚權貴掌權之地百姓生活有多麼困難嗎?
可我們為什麼知道卻無法解決呢?無非是掣肘太多了。
我終於想明白,我們的掣肘,不是那些官僚權貴,地主士紳,而是這個腐朽的世界。」
諸位啊,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改變大明而是要改變世界。
這不是換一個皇帝就能解決的,只要這個世界還是家天下,還是一家獨尊,還是一個人高高在上坐在萬民的頭上,那就永遠會存在這些問題。
縱觀千載歷史,王朝興衰,歷朝歷代貪官汙吏不法權貴何其多,王朝之初再怎麼清明的吏治越往後就越汙濁,也讓人愈發的感慨無奈。」
顧炎武問道:」明公您到底想說什麼?
張好古平靜的說道我喜歡名利,是因為我清楚,權利在我手裡,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我不愛財,不貪權也不追逐什麼身後名唯一想著的,就是用手裡的權勢多做一點事情,儘可能讓天下百姓過的更好一些,儘可能讓這漢家天下傳承的更久一些。
而想要做到這些手裡就必須有權勢才行。
諸位,官僚權貴愛權逐利,是因為喜歡那高高在上壓迫眾生的感覺是喜歡權勢能給他們帶來財富。而我們大同黨人為何要權,難道不是因為有權才可以更好的去實現天下太平嗎?他們是權利的奴僕,深陷在了慾望裡;我們要做權利的主人,時刻保持清醒。」
諸位啊,不要以為張好古已經被封王給迷花了眼,也不要以為張好古被封王砸昏了頭腦失去了鬥志,我很清醒的意識到我在做什麼,也很清楚的明白我等大同黨人日後要怎麼做。」
說著,張好古看向眾人:」皇帝也好,舊黨也好,他們想給我一個王爵把我砸昏了頭,讓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