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3章 給朱由檢的大禮,攻克山東!,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不容易到了如今,薛廉這位老將終於統領十萬大軍了,可遇到的對手卻是風頭正盛被譽為當代冠軍侯的周遇吉。

但薛廉卻不認為自己會敗,他先是和參將、千戶們瞭解各個衛所情況,隨後有條不紊的進行佈置,並針對大同黨火器眾多這一點針對性的設定了土牆、盾車等措施,並集中了山東境內的火炮,他有信心能守住這裡。

大明的火器自天啟朝重視格物和科技以來,研發迭代速度很快,雖然崇禎朝放棄了格物科學,再次回到了腐儒那一套,不喜歡什麼奇技淫巧,但天啟朝的眾多火器可都是被完好的保留下來。

山東作為大同黨的原始根據地,也是北方重要的行省,佈置了相當多的火器,如今這些火器被薛廉利用起來,可以說在濟南府佈置了一道銅牆鐵壁。

雙方加起來近二十萬大軍,自然不可能就蜷縮在小小的青石關一線,實際上雙方戰場展開極大,新泰、來蕪、淄川一線全是雙方對戰的戰場,只不過青石關最為重要罷了。

在雙方籌備期間,周遇吉和薛廉更是多次派出斥候和小隊探馬互相刺探偵查,而在這一項上,薛廉被周遇吉完敗。

山東的衛所兵不是沒有精銳,但數量太少,和精兵政策的大同軍比起來相差甚遠,更何況探馬對決拼的就是馬上功夫,在這一方面衛所兵更不可能和曾經的朝廷主力對比了。

薛廉也很快發現自己的兵馬素質不太夠,於是也就不在進行這樣無意義的試探,開始專心致志進行防禦。

薛廉想防禦,但周遇吉可不給他這個機會。

“我給元輔立下的軍令狀,是二十天掃平山東。如今已經過去十三天了,諸位著急了沒啊?”

周遇吉說著,手中的指揮棍點在沙盤上:“橫掃山東的前提,不是那些地主士紳,也不是那些貪官汙吏,而是我們面前的薛廉和他手下的十萬兵,殲滅這些兵馬,山東便是我們囊中之物!”

“而這三天,薛廉是在調兵遣將不差,可我們也在不斷準備,就是為了在這青石關,和薛廉進行一場正面對決,他想不想打無所謂,我們打我們的。”

“燕飛,你指揮左翼三協,去攻來蕪。”

“張毅,你指揮右翼三協,去攻淄川。”

“彭巖,你指揮兩協,去拿下新泰。”

“而我自坐鎮青石關,看他三面起火,薛廉是動還是不動。”

周遇吉自信滿滿,雖然他手裡八萬人中只有三萬是大同精銳,其餘五萬不過烏合之眾,但烏合之眾也是能打順風仗的。

分出三個精銳協,帶著烏合之眾在三點展開攻勢,薛廉手裡缺少能用的良將,又沒有多少精銳,三線告急他連援軍都不敢派出去,因為周遇吉已經把他釘在這裡。

即便他守住這青石關一線,釘死了周遇吉的中軍,但周遇吉又何嘗不是看住了他?

而面對三線突破,薛廉就是再沉穩也必須考慮身後山東三府的情況和背後那些大人物的壓力。

所以周遇吉非常有自信,薛廉笑他不懂什麼是鐵壁防禦,他笑薛廉不懂什麼是崇禎皇帝,真以為朱由檢是什麼明君仁君呢,那就是個好謀少斷,反覆無度,刻薄寡恩的主。

稍有不順心,就要擔心自己的小命,更不要提什麼戰略大局,長遠考量,朱由檢從來不在乎這個,他急功好利,只在乎錢財。

所以在周遇吉下令三線出擊,新泰、來蕪、淄川及及可危的情況下,濟南府的山東巡撫王順義和一眾勳貴官宦嚇得魂不守舍,不斷催促薛廉決戰退敵,甚至要挾要斷絕薛廉的糧草輜重,讓薛廉速戰速決不要耽擱時間。

薛廉是無奈之下只得和周遇吉在青石關展開正面對戰,雙方的主力人數並不多,周遇吉部主力只有三個協兩萬四千人,而薛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