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1章 氣抖冷的崇禎,就是要亡國了,東林君子們也要黨爭,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說破大天,朱由檢畢竟是大明的皇帝啊,他是大明的老人了,為了大明效力了一輩子,臨了難道還要當一回兒臣坐視大明亡了嗎?

孫承宗不願意如此,他是傳統的儒家官員,精通軍事是一回事,但儒家官員骨子裡的那些東西卻是不變的,他不會做貳臣,他侍奉朝廷要有始有終,朝廷對他恩重如山,作為傳統科舉取士的官員,作為一個生於嘉靖,歷經嘉靖、萬曆、天啟、崇禎四朝,三朝從官的老人,哪怕是搭上這條命,他也要保全名聲...

朱由檢沒想到孫承宗如今已經打算拼上自己那條老命也要守護這大明朝廷了,他還在想著如今大明地方也好,中樞也好,究竟還有多少可用能用之人。

作為皇帝,朱由檢雖然說被朝臣們矇蔽了很多事情,但人事上的東西,朱由檢都是清楚的,可最近朝廷也沒出什麼人才啊。

王承恩小聲說了句:“皇爺,孫次輔也許心裡有數了呢。”

朱由檢見了眼孫承宗,孫承宗則是指了指劉鴻訓,朱由檢瞭然了:“劉愛卿,你是兵部尚書,給朕說一說,朝廷還有那些可堪一用的人才。”

劉鴻訓當即說道:“回陛下,大明富有四海,廣納百川,天下人才盡在陛下彀中。”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先誇一誇朱由檢,也好引出下面的人來。

劉鴻訓也很清楚,如今大明這個情況,再指望東林黨自己內部各派系和地方各派系爭來爭去,那大明就真的要亡了。

所以大明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良將,需要一批忠於朝廷,熟悉軍事的良將,哪怕有人攻訐說這些人裡有人勾結大同賊黨。

朱由檢對劉鴻訓的話也是很滿意,示意劉鴻訓繼續說。

劉鴻訓則是非常貼心的給出了一批名單,包括孫傳庭,熊廷弼,洪承疇等人,他們的履歷,年齡,有什麼特點等等,這些人或是武將,或是文臣,但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精通軍略,都可以經略地方。

有了這批名單,朱由檢心裡總算是鬆快了不少。

翌日上朝時,朱由檢主動提起了此事,想再聽聽朝臣們的意見。

可朱由檢沒想到的是,讓這些大臣們出個法子好抵擋大同賊子,這些個大臣一個個裝聾作啞,但如今自己給出名單來了,這些大臣又不樂意了!

這個說孫傳庭就是大同賊黨,不可重用。

那個說熊廷弼是張賊的潛邸舊臣,絕對是其埋伏下的臣子。

這個說萬萬不可效彷新軍,如今天下支撐不起再出現一個大同賊子了。

那個說朝廷不能恢復舊制,否則他們崇禎朝那不就是個笑話了嗎?

這些人七嘴八舌,你一眼我一語,著實讓朱由檢頭大,但這些人說的話偏偏有那麼幾分道理。

是啊,天啟朝的制度是絕對不能恢復的,自己當初是以恢復祖制重整天下的名義取締新政新法的,如今要恢復前朝制度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那不是說自己這幾年都是白費功夫的瞎幹嗎?

那天下人會怎麼想?

那些百姓士紳會不會覺得如今大明北邊不下雨,南邊發洪水等等這些天災都是因為自己引起來的?

所以新政新法是絕對不能恢復的,哪怕僅僅是軍隊方面也是如此。

更何況新政新法是連成一串的,單拿軍隊來說,無論是軍功田還是軍餉制度等等,都不僅僅涉及軍隊,還有地方和財政等等,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朱由檢不想幹。

而大臣們其餘的話,關於孫傳庭和熊廷弼有可能是張好古埋下的暗子,這些人都在張好古麾下共事過不可信之類的,朱由檢則是半信半疑。

說起在張好古麾下共事,這滿朝大臣誰不是如此?

當年張好古宰執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