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反!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7章 大明掘墓人李自成,反!,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來,造反的百姓少麼?
更何況此次百姓造反是被那些貪官汙吏逼得,朱由檢相信只要那些貪官汙吏被自己滿門抄斬的訊息傳出去,加上朝廷稍作安撫,這甘陝的百姓也就會乖乖回家繼續當良民了。
更何況朝廷平定造反,真的是輕輕鬆鬆,一群拿著鋤頭犁耙的百姓,能和朝廷的百戰精銳相比嗎?
溫體仁和楊昌嗣、施鳳來顯然也是這麼想的,三人拿出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是對百姓進行安撫,除了那些打破縣城的必須要殺雞儆猴外,其餘的造反百姓該赦就赦,彰顯皇帝的寬仁和朝廷的恩德。
同時溫體仁他們還認為朝廷應該派大軍以雷霆手段進行清繳,避免百姓造反的聲勢越來越大,最終弄得席捲數省,糜爛半壁江山。
對此朱由檢也是很認同,但接下來問題就來了,要大軍出兵平叛也好,安撫百姓也好,都避免不了錢啊。
大軍開拔平叛是要銀子的,安撫百姓也要實打實的銀子的。
如今朝廷還負債呢,上哪掏錢去?
朱由檢看著施鳳來這位戶部尚書,如今想要朱由檢自己再掏錢,那是不可能的了。
施鳳來思來想去說道:“陛下,將那些貪官汙吏抄家之後,所獲的金銀應當足夠安撫百姓了,眼下需要考慮的,是出兵平叛的銀子。”
“甘陝之地,糜爛半省,如今愈演愈烈已經有席捲全省乃至波及其他地方的風險,朝廷若要出兵,非數萬大軍不可。”
朱由檢心裡打起了算盤,數萬大軍,那起碼也要幾十萬兩銀子,而整個平叛下來,沒有一兩百萬兩銀子打底,都不夠啊。
更何況後續甘陝之地被打爛了,還要耗費時間恢復,這又需要銀子彌補地方創傷...
這算來算去,朱由檢眉頭就皺起來了,這花錢也太多了!
溫體仁看出了朱由檢的心事,立刻提出了一個建議:“陛下,如今朝廷每年花費鉅額銀兩,其中大部分都是地方開支。”
“而地方衙門又有太多不必要的支出,臣以為當精簡吏員,減少這些額外支出,如此可為朝廷節省大筆錢糧啊。”
朱由檢聽到溫體仁的話眼前一亮。
是啊,朝廷想要稅收高,開源節流少不了。
如今開源不好辦,但節流卻是輕鬆的很啊。
拿衙役來說,各地衙門衙役才多少人,那些幫傭又有多少人?
一個正式工帶著一群臨時工,這地方衙門的花費能不高嗎?
這還只是衙役,沒算其他,大明朝的地方衙門,方方面面全是各種臨時工,把這些臨時工都給開了,絕對能節省不少銀子。
溫體仁又說道:“陛下,天啟朝時,各省府修建官道,建設驛站,官道縱橫勾連整個大明,驛站也是數不勝數,這些驛站裡養著的驛卒可都是吃官糧啊。”
“如此多的驛卒,對朝廷來說也是筆額外開支,不如精簡驛卒數量,把各地那龐大的驛卒削去大半,把臃腫的人員都裁去,能維持正常運轉即可。”
朱由檢聽了又是點頭,如此一來,又能節省不少銀子。
這樣算下去,朝廷每年都能節省一大筆錢啊。
盤算了下,覺得這件事情可以做,朱由檢就立刻下旨,一是要求各地衙門精簡人員,裁撤大批不必要的人手,把衙門的運轉精簡化。
二就是裁撤驛卒,把如今人員龐大,遍及大明各地的驛卒都給精簡掉,保持省、府、縣三級即可,驛卒不在抵達鄉鎮,同時省府縣也不在保留大批驛站,為的就是節省錢糧。
這個訊息傳到甘陝後,現年三十一歲,身份是驛卒的李自成懵了。
他怎麼就被朝廷精簡掉了呢?
朝廷要精簡衙門,精簡驛站,李自成原本勤勤懇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