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6章 大明崩盤,西北起義爆發,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檢也同意了。

隨後朝廷下旨,要求各省捐獻指定數額的銀錢和糧食支援西北。

各省督撫看到朝廷攤派的份額,微微一笑加了三成轉交下面的府縣。

各府縣又加了兩成再交給下面計程車紳和地痞流氓們,讓他們協助完成朝廷的要求。

於是一個自願捐獻的事,就被內閣變成了指定攤牌,而指定攤牌的數額到了府縣,也已經翻了一倍,而最後這個數額更是大部分都落在了老百姓和普通商人頭上。

可普通商人這幾年能做什麼生意?

各種苛捐雜稅,各種敲詐勒索,一些商人已經一貧如洗,而百姓更是窮的叮噹響,家徒四壁都是好的,起碼家裡還有四面牆和一個茅草頂。

但是地方衙門不管不顧,朝廷要求的攤派,就必須完成!

在民怨沸騰和哀鴻遍野中,各地衙門強行壓榨乾淨了商人和百姓的最後一點骨髓血液,完成了朝廷要求的攤派份額。

這筆錢層層到了朝廷後,施鳳來和溫體仁非常激動的向朱由檢表示:“陛下,大喜啊!”

“各地士紳得知西北大旱,知道陛下苦心之後紛紛踴躍捐獻,各省府共捐獻了五百萬兩銀子和大批糧食。”

“加上朝廷的三百萬兩和京師百官捐獻的十五萬兩,共計八百一十五萬兩銀子,足夠解決西北三省的燃眉之急了!”

朱由檢一聽也是大為欣慰,各地士紳能捐獻出五百萬兩銀子,這說明大明還是有錢的嘛,藏富於民也是一件美事。

眼下他也不計較為啥去年稅收才六百萬兩銀子了,他現在就想抓緊解決西北的乾旱。

於是,朱由檢下旨讓內閣火速解決西北大旱的問題。

但是這八百萬兩銀子在內閣裡,卻是停下來了。

“如今西北大災,的確要用銀子,可八百萬兩銀子送到西北實在是太多了,難免地方會貪腐,不如還是送去三百萬,剩下的五百萬放在戶部,也好應對其他事情。”施鳳來如此說道。

對於其他事情,各人心裡也都清楚,無非是各地愈發洶湧的民變和造反,這些自然是需要大軍鎮壓的,而如今想要調動丘八大爺們,沒有真金白銀可不行。

南北直隸那二十萬新軍可是鬧了好多次了,再沒有銀子發下去,估計這些人要武裝討薪了。

劉鴻訓說道:“南北直隸的二十萬新軍,還有招募的那十八萬青壯,可是等著用錢呢。”

溫體仁又說道:“還有朝廷的各項支出,也要銀子。”

大家這麼一算,五百萬兩銀子還要發出去兩百多萬兩,但最後也還能剩下兩百多萬兩,足夠解決很多問題了。

於是內閣眾人達成一致,用三百萬兩銀子購買糧食然後送到西北去救災。

但是內閣這些閣老們顯然高估了西北那些督撫們的覺悟,得知朝廷送了三百萬兩銀子的糧食到來,西北這幾個督撫可是高興壞了。

朝廷糧食一到,就被他們給扣下了。

很快,他們向各地知府傳達了這個好訊息,並表示糧食馬上就發下去,要各地一定要妥善處置這些救災糧食。

各地知府也很有覺悟,糧食發到他們手裡,他們立刻高價轉賣給士紳勳貴,然後把銀子截留下兩成,餘下的都送回到各位督撫巡撫手裡。

督撫巡撫們自然是無比滿意,三百萬兩銀子的糧食,最後到他們手裡還有兩百多萬兩,這筆銀子夠幹很多事了。

很快這些督撫巡撫把這些銀子一部分送到京師交給各位閣老,餘下的轉運回自己老家去購置更多的田產,至於百姓怎麼辦?

這好辦啊,糧食雖然沒多少了,但還是有麩糠啊。

麩糠可是好東西,比樹皮、觀音土好多了。

督撫巡撫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