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8章 你農民爺爺教你做人了!,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社的架子來,去那些起義軍中去,引導他們走向正規,領導他們走向勝利。”

周遇吉補充道:“依我看,我們的動靜還可以再大一點。”

“說說你的想法。”張好古很支援這些大將們在這個時候發表意見,畢竟開會就是要互相討論的,只要還沒敲定,都可以暢所欲言,但敲定了就要加油鼓勁的幹到底。

周遇吉說道:“元輔,我們在甘陝之地,可還有一支大軍呢。”

天啟朝時,史可法為三邊總督,統率甘陝之地三萬新軍精銳。

哪怕到現在,這支精銳依舊釘在三邊防備西北。

說到底,大明會走向何處,這是自家的問題,外人沒有摻和的必要,莫說西北了,西洋諸國,南洋諸國,誰都沒資格摻和中原自家的事情,這也是張好古的底線。

所以史可法、黃得功,趙玉琪才率軍鎮守一方,防止有心人生出不必要的亂子來。

如今周遇吉提到史可法率領的三邊精銳,倒是真讓張好古上了心,三邊精銳自然不可能全部調動,但這些精銳抽出一部分放在起義軍裡,那就是妥妥的中級軍官了。

周遇吉的想法張好古也清楚,無非就是要做就做的大一點,直接下場奪取甘陝。

“周遇吉的想法,有多少人支援,多少人反對?咱們舉手表決一下。”張好古說道。

十二位總長,三位大將軍,十五人裡有十二人支援,顯然大家都是早就想摻和中原事情了。

王大山說道:“元輔,咱們在這遼東韜光養晦三年,如今天下動盪,百姓流離失所,各地民怨沸騰,已經是時候了,是該我們出場了。”

張瑞圖說道:“不錯,這場大戲,皇帝和那些東林黨人唱了五年了,也該輪到我們登臺了。”

張好古看著眾人那激動的模樣,感受著眾人那幾乎按耐不住的火焰,緩緩一笑:“好啊,既然大傢伙都同意,那我們就露一手,讓皇帝和朝廷諸公都看看,咱們大同黨在這遼東苦修內功這幾年,練出了多大的能耐。”

甘陝的叛軍這段時間湧現出了好幾股強勢的力量,例如驛卒出身的李自成,例如邊軍出身的張獻忠,還有販馬出身的高迎祥。

這些年紀或大或小,出身各有不同的義軍首領,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全都是被這個世道逼得不得不造反,是被地方的地主士紳給欺壓的沒了活路,被貪官汙吏壓榨的失去了希望,這才走上造反之路。

而造反這條路,對他們來說彷彿這才是上天給他們選定的職業,一個個發揮都極其出色,崇禎六年一開始,各路起義軍就給崇禎皇帝送上了一個大驚喜。

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等十三家反王聯手攻克了陝西重鎮西安,甘陝巡撫並西安城的勳貴富戶一個沒逃掉,盡數落在了起義軍手裡。

大半個甘陝的貪官汙吏也是一個沒逃掉,他們貪腐的銀子,糧食,都成了起義軍快速擴大的補給包。

一時間十三家反王聲勢越來越大,打出了百萬大軍滌盪天下的旗號來!

西安!

陝西乃至整個西北的重鎮!

其連線山西、河南、湖廣,乃是西北乃至天下一等一的重鎮。

這樣的重鎮被起義軍攻克,其造成的聲勢是無比巨大的,這讓天下人第一次見識到了起義軍的力量,見識到了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會爆發出怎樣驚天動地的能耐來。

甘陝百姓起義,百萬大軍造反,重鎮西安淪陷!

一時間,中原震盪,哪怕是如今依舊奢靡成性,燈紅酒綠的江南都知道了甘陝出現了十三家反王,這對如今訊息閉塞的崇禎朝來說,彷彿是在一潭死水裡投下一塊大石頭一樣,砸出了爛泥沼裡的一群臭魚。

當這則訊息傳到京師後,朱由檢氣的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