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4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何況三陝的戰事還是朝廷和大同社爭龍的第一戰,這第一次大戰就打成這個樣子,如今大同社佔據整個甘陝之地,朝廷的官軍連大同社的兵馬都沒看到就被再次趕出了陝西,這天下人該如何看待朝廷?

朝廷還有什麼威信可言?

所以崇禎是有理由生氣的。

武英殿內,崇禎朝的文武百官都齊齊跪在地上,崇禎皇帝朱由檢氣的來回踱步,胸口那劇烈起伏的程度讓人擔憂下一刻崇禎會不會直接爆炸。

“廢物!都是廢物!”

“山西和河南是怎麼回事?難道兩省的官吏都沒有一點面對流寇反賊的準備嗎?”

“區區幾支逃跑的流寇,就搞的山西和河南烽煙四起,百姓人心惶惶,士紳紛紛出逃,朕要這樣的官有何用?!”

崇禎的怒火是實質性的,他已經收到了洪承疇的戰報,洪承疇很直接的展示了自己的戰果,告訴崇禎皇帝他已經盡力了,十八路反王已經被他打崩了,主力都被他打爛了,那是幾支小股流寇趁機逃到了山西和河南去,他本來都已經準備經略陝西了,卻沒想到後路起火,這才不得不無奈的退回山西去平亂,實在是對不住皇帝陛下云云。

看著洪承疇的軍報,崇禎就感覺邪火不斷往上冒,洪承疇的軍報很詳細,有理有據,而山西和河南的急報卻是模湖不詳,顯然其中藏著東西。

崇禎想了又想,洪承疇的的確確是打了大勝仗的,十八路反王絕對是已經被打敗了,應當是山西和河南的官員剿匪不力,這才讓流寇們再次做大。

一念至此,崇禎就升起了要罷免河南總督、山西總督的心思。

可還沒等崇禎開口,就有人率先說道:“陛下,河南總督、山西總督剿匪不力,坐視流寇壯大,其失職失策,又無力救火,臣請陛下罷黜河南、山西二省總督,另委良臣。”

此話一出,武英殿瞬間炸了。

山西總督也好,河南總督也好,他們之所以能做在這個位置上,誰朝裡沒幾個幫手,誰不是一支大勢力的重要人物啊?

崇禎朝的朝廷裡沒有新黨,全是東林黨,那是滿朝君子,眾正盈朝,簡直可以說是三代可期,天下大治了。

這麼多正人君子,清直忠臣,大家自然也都是分派系的,例如溫體仁一派,例如楊嗣昌一派,例如施鳳來一派,又例如晉黨,淮黨,浙黨,楚黨...

可以說是派系林立,黨爭頻頻。

如今有人一次性對著兩家開火,那他們自然是不樂意了。

很快武英殿內就吵成一片,這些朝廷大員一個個為了自身利益為了鄉黨的發展那是煞費苦心,各種口誅筆伐,稱對方是奸賊,是朝廷禍患。

滿朝朱紫,一殿禽獸,這些往日裡說句話就怕累著自己,動動手都要他人代勞的重臣們,如今是一個個親自下場,指著對面的鼻子開始噴口水,氣氛一到更是互相扯官袍,拽頭髮,把好好的朝會變成了菜市場混混打架。

崇禎無力的看著吵成一團的群臣,他感覺自己更心累了,甚至懷疑當初從自己老哥手裡接過皇位,是不是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天啟朝時這些官員誰不是勤勤懇懇,誰又敢君前失儀啊?

那時候百官各司其職,一個個表現的多好啊,地方官員也都勤政愛民,哪有什麼流寇造反啊?

可為什麼到了他崇禎朝,這些官員就變了個樣子呢?

到底是他們變了,還是說他們暴露本性了?

崇禎不得而知,但看著這些官員互相爭吵乃至動手打架,崇禎只感覺心煩意亂。

如今大明都到了什麼地步了,整個中原烽煙四起,遍地狼煙,眼看著不用大同社出手這些流寇反賊就要打到直隸來了,這些自詡能臣的傢伙還在這裡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