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3章 三陝喜迎史可法, 大同社回來了!,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肌瘦卻還帶著真誠笑容的百姓,史可法忽然鼻頭一酸,眼眶就紅了,這甘陝,可是他史可法的第二個家啊。
這自己的家鄉變成了這個樣子,百姓被糟蹋成這個樣子,史可法怎麼可能不動容?
“大傢伙,額回來咧!”
“放心,這次額回來啊,就不走了!大同社不走了!”
“首輔說了,讓額回來,帶著大家繼續建設三陝,讓大傢伙過上好日子咧!”
“以後啊,咱們老少爺們一起加油幹,好日子就在眼前咧!”
史可法不知不覺也說起了關中話,站在大同社那抹赤紅的大旗下,史可法揮舞著手,給百姓們講述起了大同社的政策,讓百姓們不由得響起了天啟朝的好日子...
在穩定甘陝各府縣局勢時,面對如今大旱的甘陝,史可法一方面親自抽調三個鎮的兵力帶著百姓青壯開闢溝渠,挖鑿水井,同時將大批糧食發下去賑濟百姓,但這些還不夠,糧食還不夠用!
為此,史可法不得不給張好古寫信,希望得到遼東的支援。
遼東,沉陽,大同社中樞。
辦公處處長顧炎武將西北來信送到張好古面前:“首輔,甘陝史總的信件。”
史總,是對史可法的敬稱。
單純的一省總督或者一鎮都統是當不起這個稱呼的;看史可法和周遇吉,無不是掌握一方軍政,有著經略一方大權,都是一方總督兼著幾鎮總統官,總理一方軍政,這便有了史總周總這個稱呼,一開始還是張好古笑著打趣,後來也成為了大同社內部的專門稱呼。
如今總理一方軍政的,不過山東周遇吉,甘陝史可法,東瀛趙玉琪,交祉黃得功,加上黑河的曹文昭五人。
其中周遇吉如今領著四鎮兵馬坐鎮山東虎視直隸,趙玉琪領三鎮掌控東瀛,黃得功領三鎮威懾東南亞,曹文昭領三鎮負責吉林和黑河的軍事。
史可法最是兵強馬壯,八鎮兵馬佔據甘陝,傲視西北,東可進晉、豫,南可下湘、蜀,是大同社在西北的大牌,也是張好古打出來的牌面。
如今史可法寫信來,張好古自然是重視的很。
細細看完史可法的來信,張好古微微皺起了眉:“史總是來求援的,甘陝大旱,缺糧缺的厲害。甘陝再怎麼興修水利,挖掘水井,也是解決不了如今缺糧的困境。”
顧炎武說道:“首輔,從遼東往甘陝運糧食,可不容易啊。”
張好古點了點頭:“我們和甘陝距離是有些遠,但也不是毫無辦法,起碼草原上的馳道還是能用的。”
馳道,作為天啟朝時張好古推出的重要專案,是連線天下,穩固國脈的大動作,相當於大明這個巨人的血管經絡。
然而崇禎廢棄了馳道,直隸地方的馳道全部廢棄,連帶中原地區修建了些許的馳道都被荒廢,如今馳道都開始長草,那些枕木和鋼鐵也都被人拆卸發賣。
眼下僅剩下漠南的馳道和遼東新修建的馳道倖存,如果不是張好古果斷接手了漠南,恐怕這些馳道都存活不下來。
而如今透過這條馳道,遼東的物資可以跨越漠南直接抵達三陝,到時候再讓史可法派人接收,就容易多了。
有了這個心思,張好古說道:“救災如救火,和盧總長、黃總長說一聲,抽調一批糧食支援甘陝吧。”
“和史總說一聲,如今甘陝的困境,還是因為困於一隅,要打出去。”
“手握十萬雄師,還怕魑魅魍魎嗎?把我們的赤旗,插到晉、豫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