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1章 蒙古人來大明上市融資了!,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啟十二年,

是大明工業化啟程的第二年。

隨著馳道建成通車,京津馳道所展現出來的巨大潛力和其所代表的利潤吸引著所有有心人的眼球。

一時間,在大明各地紛紛掀起了融資上市和修建馳道的熱潮。

這些熱潮進一步衝擊如今的大明環境,將原本南方的守舊環境衝擊的七零八落。

南方不同於北方,雖然南方是大明毫無疑問的財稅重地,尤其是江南這一片區域,幾乎是佔據天下過半錢糧。

但因為大明京師在北不在南,朝廷對南方的統治先天缺少足夠的威懾力,而南直隸雖然也屬於京師,可留守力量是無法與北方相比的。

畢竟一個是內地,一個是和北方遊牧民族對抗的前線,大明的精兵猛將都在北方,對南方那些士紳豪族來說頭上少了一把刀自然是想怎麼跳怎麼跳。

這種影響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消弭的,東林黨,地主士紳,東南沿海的豪族商人等等,諸多勢力混雜讓南方一直是舊黨的大本營。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舊黨能維護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才願意幫著舊黨穩固這個基本盤。

可眼下不一樣了,朝廷用一項又一項的事實告訴他們,跟著舊黨已經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了,只有跟著朝廷走,轉換身份,才能收穫更多的利益,才能保住家族長久。

這也是南方舊黨的基本盤崩裂的原因,你都無法保證人家的安全和利益了,人家憑什麼還跟著你混?

為了人情?

開玩笑,人情這玩意,只有你在一定位置的時候才有用。

就如同魏廣微,之前魏廣微是建極殿大學士,內閣輔政,南北多少人都承他的人情,不然魏廣卿怎麼藉著魏廣微的名頭搞事情。

可魏廣微一朝跌落高臺,誰還承他的情?

巴不得的何其脫離關係,沒落井下石就算人家心善了。

因此眼下舊黨的派系勢力就如同一個毫不設防的少女,在新黨的工業長矛衝擊下,已經難以招架了,估計多衝擊幾次投懷送抱都該有了。

各地送上來的摺子如雪花一般多的數不勝數,請求允許在當地開設股市的,希望能修建馳道的,甚至有幾個地方不知道怎麼想的,上摺子表示他們要自己集資修建馳道。

張好古看著這些摺子只感覺好笑,開什麼玩笑?

地方集資修建馳道?

真以為修建馳道用的是銀子啊?

沒朝廷工科院那麼多學士專家,沒朝廷所轄工部的諸多熟練匠人,你沒技術沒能力,光有錢有什麼用?

而且修建一條馳道少則百萬兩銀子,一個地方府一年的稅收才多少錢。

無視這些東西后,張好古也知道眼下這陣風吹的差不多了,是時候該給地方上這些人一個棗子讓他們嚐嚐甜頭了。

看了看正在忙碌的眾人,張好古喊了一聲∶太沖啊。

元輔,學生在呢。黃宗羲從一旁過來,看其模樣似乎是一直在搬運處理摺子。

這幾天地方的摺子太多,大部分都是重複無用的,內閣的閣老們不看,不代表這些內閣通政參議,中書舍人不需要看,他們可是要替閣老們分憂的。

那些地方摺子,看的如何啊?張好古笑著問道。

黃宗羲聽了臉色有些發苦元輔,學生翻了有近百本摺子了,不是要修馳道,就是要融資上市,或者是地方要集資的,看來看去,全是空的。

張好古笑著安撫道地方啊,就是這樣,有利益了,一個個都紅著眼上來了,不足為奇。

你去把盧相,錢相,還有戶部的崔侍郎找來,說

本閣要與他們開個小會。

黃宗羲點點頭學生這就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