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1章 國有聖君,朝有能臣,大明中興!,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錢,那是因為他的物流公司從原本的河南一地變成了覆蓋整個直隸,他是真的不差錢。
在看著張國紀和周奎的鋼鐵公司上市賺大錢後,周王朱恭枵毫不猶豫的也把自己的物流公司上市了。
作為本來就是整個直隸最大的物流公司的周王物流,這次上市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畢竟整個直隸的物流都被人家拿捏著,這周王物流必然前途無量啊。
很快,周王也透過上市自家的物流公司拿到了上百萬銀子!
這下不僅僅是直隸,而是天下震驚!
大明的民間這麼富有嗎?
每年為朝廷提供五六千萬的稅收,如今還能拿出上千萬銀子來投資股市?
大明的有錢人是真多啊。
作為藏富於民的典範,大明朝廷的民間有錢人簡直是數不勝數,那些士紳,世家,家家都有自己的銀窖,有數不清的糧田,有各種店鋪產業。
雖然如今他們失去了糧田,但他們的其他產業卻更加賺錢了。
而張好古所代表的的朝廷,是想盡辦法讓這些鐵公雞一樣的地主老財掏錢發展,不然他們握著那麼多錢不花也不用,純純就是浪費啊。
現在好了,他們的錢還是被掏出來了,如果他們還不願意花錢,張好古還有其他辦法。
別的不說,日後大同書院必定會變革,成為各地的小學、中學,而朝廷會集中力量辦幾所大學,到時候這學區房你們買不買?
不買你家孩子上學都比別人遠,這些士紳豪族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面落後?
到時候一棟學區房的價格有多高,還不是朝廷說了算。
如今能讓這些地主老財願意掏錢出錢消費,自然是最好的,畢竟他們願意花錢建廠,發展工業推動大明發展,總比張好古想各種辦法逼得他們掏錢要好。
張國紀、周奎、周王朱恭枵這仨人在京師鬥富,今天你買一棟宅院,明天我就買一套城外的莊子,後天他就一擲幹金購買什麼玉佛奇珍,三人各種花樣的花錢,可是讓京師的百姓開了眼。
而這方面,朝廷彷彿不知道一樣,壓根不管。
面對朝廷的裝聾作啞,有御史上告,希望朝廷嚴懲這三人,省的京師百官和眾人產生嫉妒等心理,但內閣的批覆很簡單∶正當消費,不予理睬。
換句話說,人家憑本事掙錢花錢,與你何干?
這下御史們不樂意了,他們雖然眼下薪俸高了,還有養廉銀子拿,但這也不能和這幾個暴發戶比啊?
看看周王朱恭枵吧,他把自己那漂亮的周王府重新裝飾了一番不說,還整天坐著蒸汽馬車到處炫耀,手裡捏的都是玉製的核桃,身上穿的那是蘇州最好的錦緞,這別的不說,那蒸汽馬車就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
那鳴著汽笛的蒸汽馬車到處跑,可是讓京師的百姓熟悉了這樣新奇事物。
百姓也知道,朝廷正在鋪設的馳道,用的就是這個什麼蒸汽機做動力,到時候是巨大無比的火車頭帶動著一節節車廂前進,那蒸汽動力機輪可比這個蒸汽馬車的大多了。
而除了蒸汽動力馬車,還有一樣新東西出現在京師的市面上,那就是煤油燈。
相比原先的蠟燭照明,煤油燈持續到時間更久,光亮更好,而且更為精緻。
但煤油燈的價格也不便宜,畢竟這東西剛剛研發出來,一時間還只有京師的富人在用。
不過很快,京師各衙門都換上了煤油燈,據說是張相爺特批的經費,為了讓京師的官吏不用那麼費眼盯著蠟燭,張相爺特批京師所有衙門都換上煤油燈。
這煤油燈進入衙門,京師百官和吏員們很快就感受到了煤油燈的便利和好用之處。
於是煤油燈開始在大明逐漸普及,各地衙門,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