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5章 南方推新政,北方培養工業人才!,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之上還有朝廷不少水師,能否讓他們去防備倭寇?」
盧象升搖了搖頭:「這江河水師與大洋水師不同,適應江河的船隻不一定能適應大海啊。」
張好古說道:「朝廷在北方建設船廠培養水師,如今已經有了些規模,可以調一支船隊先去東南沿海應急。」
「而廣東、福建、浙江等地,選擇良家子弟,漁民子弟,訓練一支可戰的水師,這件事隨後交由兵部負責,所需費用上報內閣,由戶部撥款。」
錢謙益知道這是眼下最好的解決辦法了:「同意。」
黃立極也是說道:「附議。」
說起來,這倭寇的肆虐,很大程度上影響的是東南那些士紳豪族的生意,他們眼下好不容易等來開海,大家都可以愉快地向外賣東西賺錢,偏偏遇到了倭寇劫掠,誰願意平白損失錢財啊。
東南計程車紳豪族很大程度上都是東林黨的支持者,如今這些士紳豪族利益受損,作為南方東林黨如今在朝廷的最大代言人,錢謙益是必須發聲的。
就如同如今北方的商人、工人以及諸多官吏,富民、百姓都是新黨的支持者,如果他們利益受損,新黨也是要必須想辦法一樣,這沒什麼好說的,在其位謀其政。
隨後一眾閣老又說了如今新政在南方推行的問題,張好古在這方面態度非常嚴厲:「自新政推行到南方,如今都多久了?」
「眼下天啟十一年都過去一半了,新政在南方各地推行還是頻頻受阻,江蘇浙江都能推行新政甚至草原都能做到均分草場,為何這些地方就推行不得?這南方計程車紳還不如他們看不起的草原蠻子嗎?」
張好古手指點著桌子:「其他的先不提,均分田地,官紳一體納糧這件事,必須要徹底的落實下去,如果這些地方的官實在是覺得難辦,那就從北方派人去。」
「大同書院不提,各地那麼多官都盼著升遷呢,他們要是做不好,那就換個能做好的人去,總不至於這件事還需要本閣親自走一遭吧?」
見張好古發了火,喬允升眼觀鼻,鼻觀口,一言不發,而錢謙益則是有些坐立難安,這新政推行是國策,如今南方各地抵抗的太過頑強,的確讓朝廷惱火。
如今張好古說出自己要親自走一遭這話,就是讓錢謙益等人表態。
錢謙益連忙說道:「元輔,這件事我會親自跟進,督促南方各省快速推行。」
錢謙益說出這話,張好古還是有些疑惑的,他真能代表他身後的東南士紳豪族,東林黨人嗎?
點了點頭,張好古說道:「錢相願意跟進是最好的,希望今年年底之前,本閣和陛下能聽到南方新政的好訊息。」
「錢相,如今是天啟十一年了,整個北方,乃至湖北、江浙等地都已經全面推行起新政了,還一個省一個省的負隅頑抗,就是打朝廷的臉了。」
錢謙益明白張好古的意思,如果新政再推行不動,朝廷就不是簡單的申飭這麼輕飄飄的舉動了,如今南直隸的三大營,十幾萬新軍日夜操練著,誰也保證不了朱由校和張好古會不會讓新軍強行推動新政,畢竟這種事在北方又不是沒幹過。
那些反抗新政的地主豪紳朱由校和張好古可是絲毫沒留情面,直接調兵碾壓的。
說完這些事後,張好古抿了口茶,他倒不是真因為南方新政推行不動而惱火,畢竟南方負隅頑抗也持續不了多久,只是該做的態度還是要做的。
端著茶盞吹著熱氣,張好古開口說道:「說起來,如今在京師傳的人盡皆知的職業學院一事,各位可瞭解過?」
聽著張好古的話黃立極想了想最近聽到的傳聞:「這事
我還真瞭解過,張國丈與信王丈人周奎聯合開辦一所職業學院,來教導百姓一些技術技能,這是件利民的好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