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5章 萬丹國主:我仰慕大明,我想葬在大明!,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好古很清楚,隨著南洋被朝廷不斷開發,無論是面對那巨大的利益,還是未來的發展可能,南洋之地絕對會升起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朝廷援助南洋發展也絕不僅僅是做慈善,大明可以與南洋諸國共惠共利,幫助南洋諸國富裕起來,但這是要建立在大明主導一切的前提下;大明可以和南洋諸國攜手共進,讓南洋也有不弱的工業水平和國力,但這也是要建立在大明為主導的前提下。

南洋之地,諸國紛爭,貴族、王室、百姓和商人之間情況本就複雜,大明不會深入參與這些,但也必須時刻掌握著南洋的動向,張好古可不想養出一群白眼狼來。

見黃宗羲有些神情錯愕,張好古笑了:“太沖啊,看著吧,南洋之地情況複雜著呢,眼下是有朝廷壓著,加上都剛剛開始賺錢,所以很多東西都沒有浮到水面上。”

“當錢越賺越多,而朝廷也不怎麼管之後,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就該出現了。這天底下,沒什麼稀罕事情。若是多幾個明事理,識時務的,那朝廷就放心多了,我也就不用這麼盯著南洋。”

南洋之地眼下在大明的援助之下已經開始發展起來,短短時間就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港口在快速建設,一個個種植園和礦場已經被確立,南洋諸國肉眼可見的都迎來了一定的繁榮,這是切切實實的利益。

不同於尼德蘭人只顧自身利益,大明這樣有錢大家一起賺,所有人都能富裕發展的思路,無疑讓南洋諸國對大明感恩戴德。

一座種植園,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種植園本身的利益,更代表著一個村鎮的百姓起碼有了穩定的生計。

而一座礦場,養活的更不僅僅是一個村鎮這麼簡單。

沿海之地的漁村可以成為港口,而內地的百姓想要發展,就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

如今手握大明大筆援助的南洋諸國都在撒錢,大筆大筆的撒錢。

大明朝廷給予的援助,大明商人帶來的財富,讓南洋早早就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而一筆筆寶鈔撒下去,也讓大明寶鈔融入了南洋的方方面面。

沒辦法,你手裡握著的是大明寶鈔,那你想撒錢想交易也只能用大明寶鈔,更何況大明商人也不會用金銀交易,所有的貿易往來全部使用的大明寶鈔,南洋諸國手裡的金銀珠寶在此時只能算是貴重物品,但已經不能算作錢了。

而大明寶鈔在南洋普及開來,對大明來說就是眼下最大的收穫。

就在大明寶鈔逐漸走進南洋家家戶戶,人們習慣於使用寶鈔,而不是使用金銀,同時逐漸放棄以物易物之時,大明在巴達維亞也展開了一系列建設計劃。

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那個鋼鐵廠了。

僅僅還處於初期建設階段,那鋼鐵廠的佔地面積就引得旁人頻頻側目,完全按照大明工業需求建造的鋼鐵廠,將會成為南洋未來最大的鋼鐵企業,滿足民用軍工諸多需求。

這座鋼鐵廠的出現,不僅讓南洋諸國驚訝大明的工業能力,更讓萬丹,這個就在巴達維亞邊上的小國產生了震動。

萬丹這個小國有過興盛,最強大的時候,萬丹佔據了爪哇島的西部,蘇門答臘島的南部,還有婆羅洲的西部,不僅勢力龐大,而且商貿發達,曾一度成為南洋的貿易集散中心,與東方,中南半島,印度、波斯等貿易密切。

但那是興盛的時候,如今的萬丹,其國土面積已經僅剩下爪哇島西部的一點領土了。

隨著尼德蘭人入侵,加上萬丹內部為了爭奪王位爆發的內亂,讓萬丹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危險境地。

可以說如果不是大明到來驅趕走了尼德蘭人幫萬丹掃除了外敵,萬丹僅剩的這些地盤都要四分五裂。

而沒了外敵,萬丹內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