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8章 全面改革,新舊二黨齊心協力!,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這個小泥塑,彷彿看得不是泥塑而是自己的寶貝太子朱慈燃一樣:「真希望,能順順利利的走到最後,師父可不要讓朕失望啊..
朱由校的喃呢聲太小,王體乾沒聽清,他茫然的看著朱由校,不知道怎麼了。
離開武英殿,張好古徑直去了內閣,他要準備一下和內閣幾人溝通。
畢竟每一項朝廷政策的推動和實施,都離不開內閣主持,百官施為,內閣透過是其一,百官執行是其二,基層落實是其三,一層層貫徹下來才能將一道朝廷的政策原原本本的落實下去。
內閣例會並不是每日都有,一般情況三五日一次,閒暇時七八日一次,繁忙時每日一次乃至三次都有可能,畢竟內閣是大明的真正首腦不錯,實際上其本質也不過是輔佐皇帝處理朝政的秘書單位罷了。
而像朝會這種京師百官全部參與的正規會議,那就是按照嚴格規定,每日有早朝,月逢十五、三十有朔、望朝會。
早朝這個東西,明後期的皇帝基本已經無視了,而朔望朝則視情況參加。
但正如內閣只是皇帝的秘書一樣,皇帝可以無視早操,內閣不可以;因此每日早朝內閣成員起碼要有兩位到場,而朔望朝基本會有三四位到場,至於什麼時候內閣成員全在,就看什麼時候皇帝上朝了。
畢竟大家也很忙的,內閣那麼多事要處理,早朝不過是內閣與百官通氣的一個場所罷了,正式的政令早就出內閣發六部了。
到了內閣,張好古進去後與盧象升打了個招呼,開始在自己的位置上書寫起來:「盧相,今日我去陛下商議了下九年教育和國考一事。」
正在處理六部摺子的盧象升聽了點了點頭:「陛下透過了?」
張好古「嗯」了一聲,盧象升停下了筆,看向對面的張好古,臉上帶著欣喜:「這是好事啊。
「是啊,教化萬民,開啟民智,才是大明的未來,朝廷要邁開腿,就要睜開眼。」張好古感慨著,來到大明第十年,他終於是將心中的計劃推行到如今這一步了。
把大明一步步改變,調教成未來的模樣,把自己前世所經歷的,所見到的,一點一點,小心翼翼,根據眼下所有的,適宜的,慢慢改造,使其符合當下,也能適應未來。
這是一個漫長而龐大的工程,不是一人一力便可能及的偉業。
它需要一個工業化的國家,需要一群睜眼看世界的人,需要足夠多優秀的人才,需要百姓、工匠、官吏、士卒、商賈、學者等等等等,群策群力,才能把大明一步步改造好。
這也是大同書院的由來,是新黨的初衷,推崇實學,改變大明,以期人人如龍,萬世太平。
如今,已經遍佈大明各地,深深紮根北國的新黨,可以向世人展現他的力量了,就從徹底拔出傳統的科考和八股,將新的教育模式落實下去開始。
「元輔,需要準備什麼?「盧象升問道。
張好古沒有絲毫猶豫:「我們自己內部通個氣,先做好準備,後面內閣會議上,我會提出來,看看他們的反應。」
盧象升點點頭:「如此甚好。」
新黨之間通氣是很簡潔高效的,張好古、張瑞圖、盧象升三人通氣之後,張瑞圖開始透過大明報造勢,同時六部之內新黨的成員,還有各省總督,新軍的將校以及各地官吏也會逐步知曉新黨即將開始的大行動。
這是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嘗試,代表著新黨探索這個國家未來和做出改變的重要一步,普及天下的九年基礎教育制度和全新的國考模式,將會給這個天下帶來怎樣的變革和震盪,新黨的人們無比期待著。
這樣大規模的造勢,錢
謙益、黃立極和喬允升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新黨就差沒湊到你面前大聲嚷嚷:我要搞的大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