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2章 朱由檢的幽怨:若我能當皇帝,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鐵飯碗?

張好古停下手中的活計看向黃宗羲。

黃宗羲一板一眼的說著:是啊,這朝廷的企業又不是那些小企業容易倒閉垮臺,給朝廷辦事的企業也算半個官了,那不是旱澇保收有穩定保證?這樣的企業雖然不如當官,但勝在穩定安全,這在老百姓眼裡不就是一個摔不爛的鐵飯碗嗎?

聽著黃宗羲的描述張好古樂了:倒也不差,老百姓的形容一針見血啊。

朝廷的企業,就是半個官,是官就得注意影響啊。

說著,張好古伸手點了點:太沖啊,你記一下,根據現有的官員準則修改一下,做一份適合國企的準則出來,讓那邊按規章制度辦事。

還有,我記得過幾日是座談會是吧?

黃宗羲說道:是,過幾日是關於大明海外建設的座談會,南北的大商會大企業都要參加,崔侍郎主持。

關於這次座談會,朝廷之前就在準備了,目的就是聯絡南北的大商人們,提前把規矩定下來。

商人們的海外行動固然不是朝廷的動作,可依舊代表著大明的臉面,一舉一動都會被外人看作是大明朝廷。

因此商人們在外的一言一行都是需要謹慎的,做事也是如此。

南洋之地屬於大明在未來的自留地,這片土地會成為將來大明重要的經濟貿易之地,大明不會吞下去,但這南洋也別想再脫離大明瞭。

這樣屬於半國土的南洋,總是要認真些對待。

幾日時間過去的很快,大明南北的大商人紛紛趕至京師,順天府如今的繁華再度讓南方的商人大開眼界,說起來若不是北方最近缺少雨水天氣變冷導致糧食不如以前豐收,糧食還需要依靠南方,順天府是真有可能做到錢糧自給的。

畢竟依託河南中原地區的廣大產糧地加上山東等地的糧食和錢財,供給北方真的沒什麼壓力。

以前士紳商賈都在南方,大明的錢糧重地都在南方,以此制約著北方朝廷,維持著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如今士紳商賈是做不到這一步了,朝廷越來越擺脫對南方的依賴,更別提湖北和江南之地還在朝廷掌控之中。

如今越來越強勢的大明朝廷,讓商人們由衷的感到敬畏。

為了這次會議,商務衙門特意選擇了一處好地方,這次不在商務衙門開會了,在酒樓開會。

今日這有名的京師酒樓被商務衙門給包下來了,來自大江南北的大商人們齊聚一堂談論著生意往來。

鹽商糧商這些往日裡備受推崇,哪怕朝廷都要小心接待的大商人眼下已經不算什麼了。

想當初,兩淮的鹽商哪怕是朝廷大員都要小心翼翼,畢竟這些鹽商糧商手裡握著的是朝廷的大半稅銀和漕糧。

可如今嘛且不提京師對南方的依賴越來越輕,如今稅收方面,對外做紡織、茶葉、瓷器生意的,哪個不是朝廷的納稅大戶,這些已經逐步取代鹽商和糧商的地位了。

崔大人來了。

崔大人來了!

聽到這話,商人們連忙向門口看去,來人正是商務衙門主官,正三品的崔成秀崔侍郎。

正三品的京官也是有差別的,這位崔侍郎可是商務衙門的主管,可以說天下商人都在其堂控之中,面對崔侍郎,這些在地方也能和知府總督談笑風生的大商人們可沒人敢耀武揚威。

崔成秀笑著致歉:哎呀實在不好意,本官來晚了。

方才去了元輔那裡一趟,出來的晚了些,讓大傢伙久等了啊。

商人們一聽連忙說不礙事不礙事,靜等著崔成秀的下文。

這臨了還去了

張相爺那裡一趟,該不會是張相爺對海外的開拓有什麼想法吧?

但凡能做到大商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