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拿下揚州,再無揚州十日!
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1章 拿下揚州,再無揚州十日!,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們就搞不懂,這才幾年啊,原來蒸蒸日上的大明朝,怎麼就到了如今這地步呢?
如果說尋常百姓商賈在期待大同,那明廷的君臣就是在畏懼,在害怕大同。
大同啊,那可是張好古那個男人組建的大同啊,當時的新黨怎麼對付貪官汙吏和庸碌官吏的,當時的新黨怎麼治理朝政的,這些他們可還都歷歷在目呢!
尤其是對東林黨這些人來說,大同的思想理念和他們是極大的衝突。
如果大同是要全面廢掉儒家學說,那麼天下士子也許還會站出來反抗,可大同針對的根本不是儒家,還是東林這幾支,說起來這是儒學內部矛盾,不然也不會有新黨這個稱呼,本就有舊學新學,舊儒新儒的意思。
沒看見孔家雖說被大同徹底滅了,但天下讀書人卻沒多大反應麼?
孔家沒了,孔廟可還在呢,孔老夫子的廟被大同照顧的好好的,天下士子去拜孔廟還沒了孔家那麼多事和那麼多麻煩,眼下士人去山東拜孔廟,大同還會提供一定的幫助。
單就這一點,這南國的讀書人就不可能全部站出來反對大同,至於針對地主士紳,這就跟不用說了,當初新政一路實行到大半個南國,也沒見多少地主士紳站出來反對,多是私底下牢騷,誰也不敢明著站出來。
當初不敢,眼下這大同和大明南北對立,而且在大同隱隱有順勢打到江南的勢頭時,這些地主士紳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其實別說他們,大明這些當官的誰又想真的和大同去死磕到底呢?
大不了就不當官了麼,主動辭官回鄉還能保住自己家財的,到時候當個富家翁,隱忍個幾年,自家子侄再學學新學,將來不還是能當官麼。
所以真正憂心忡忡的,是大明的高層,是那些內閣大臣,各部尚書,是崇禎皇帝朱由檢這個大明最高話事人。
“三十萬啊,三十萬啊!”
“就是三十萬頭豬,大同要抓,兩個月都不一定能抓完!”
“之前不還說兩軍對峙麼,之前不還說要在淮北死死牽制住大同賊子麼?怎麼這麼快就敗了?!”
崇禎皇帝看向自己的內閣大臣們,希望這些自己倚重的心腹大臣,名望大儒能給出一些建議來。
如今的崇禎感覺自己不比建文帝的心境好到哪裡去,當初成祖起兵靖難一路打到長江時,估計建文帝朱允炆就是這般複雜吧?
三十萬又三十萬,算上在山東和甘陝折了的兵馬,大明的衛所兵、京營、邊軍加起來損失快九十萬了!
要知道在天啟朝時,朝廷加起來兵馬都沒有這麼多,可他崇禎朝已經損失了近乎天啟朝兩倍的兵力了,就這還丟了整個長江以北地區。
是的,不僅僅是淮河以北,根據最新的訊息,大同各鎮已經向淮南進發,鳳陽、廬州等地是一日三驚,求援的摺子和雪片一樣飛進了內閣。
“你們好歹給朕出個主意,拿個辦法啊!”崇禎皇帝看著沉默不語的群臣,感覺自己的太陽穴在砰砰直跳,那感覺彷彿腦袋都要爆了一般。
而在明廷一片蕭條,君臣惶恐不安時,在淮河以北的廣大區域內,百姓商賈卻是歡欣鼓舞,各地簡直是敲鑼打鼓的慶祝大同的再一次勝利。
實際上為了這次大戰的後勤補給,大同中樞不僅調配了大量俘虜作為後勤運輸的主力,各地百姓也紛紛主動來幫大同將士提供後勤。
不然三位大將哪來那麼多充足的炮彈對著朱純臣和洪承疇狂轟濫炸,周遇吉又怎麼可以長途奔襲而不擔心後勤問題?
淮北之戰不僅僅是將士用命,百姓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因此當淮北戰事大勝的訊息傳到順天府大同中樞時,張好古笑著對眾人說道:“這不僅僅是我們的勝利,也是百姓的勝利,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