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txtdu,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畢竟大同黨的實力是有目共睹,在西北,在山東,都佔據著優勢。

大明的朝廷眾臣又不是傻子,這大同黨眼下已經是烈火燎原之勢,就差進取直隸了,明顯贏面不小。

不過但凡能在朝堂生存的,也都很懂得謹慎,畢竟大明是個龐然大物,如今是百足大蟲死而不僵,直隸、河南還有整個南國都在大明掌控之下,還有著無數百姓,有著大批軍隊,士紳地主更支援朝廷而不是那個大同。

所以就目前來看,雙方還是有的打,眼下還是老老實實當大明的臣子吧,不過私下裡也要和大同聯絡一下,如果大同真的能佔領直隸,也不是不能考慮開城投降...

崇禎看著滿殿群臣跪在地上高呼死罪,看著自己的內閣大臣們請自己息怒,說大明還有能力去對付大同,崇禎皇帝也是深吸一口氣,強令自己平息下來。

“內閣大臣,各部尚書,下朝後來武英殿。”

說罷,崇禎離開了大殿,他已經下定決心,要用直接的手段,不惜一切的去幹掉張好古。

片刻後,小太監尖細著嗓子高喊退朝,群臣退朝,同時內閣大臣和六部尚書前往武英殿,商討如何對付張好古的事宜。

到了武英殿時,這些人已經商量出了個章程:依靠如今直隸的兵力,是無法對付張好古的,必須要等南邊的兵馬到齊了才行。

武英殿內,溫體仁、施鳳來、楊嗣昌、劉鴻訓等人正襟危坐,看著崇禎皇帝氣的胸口劇烈起伏著不斷踱步,人人低眉順眼,裝作什麼也沒看到的樣子。

很快,崇禎皇帝直徑的坐在龍椅上指向溫體仁:“告訴朕,你們想出什麼法子來沒有?”

崇禎眼下也懶得去講什麼禮數了,他都快要氣的七竅生煙,張好古造反這個他早有預料,可張好古造反時說的那些話,什麼朝廷昏庸無道,什麼百姓皆苦,這些是說誰?

誰昏庸無道?誰害的百姓皆苦?

難道是他崇禎皇帝?

這難道不是因為天災和那些貪官汙吏?

他崇禎皇帝就希望看到大明天下變成這個樣子嗎?

還不是都怪張好古!

溫體仁有些忐忑的說道:“陛下,臣等在來時路上便已經交流過,臣以為,為今之計需等朝廷大軍集結,隨後以泰山壓頂之勢剿滅遼東逆賊!”

崇禎瞪向溫體仁:“張好古那個逆賊都造反了,你還讓朕等?!朕怎麼等?朕怎麼可能等?”

劉鴻訓不得不說道:“陛下還請暫息雷霆之怒,朝廷在直隸的兵馬如今只有十餘萬,如果要對遼東開戰,需至少二十萬以上,還需有足夠的兵馬保護京師。”

“如今朝廷是就是一個臃腫的巨人,空有力量而無法凝聚在一起,眼下需要的是凝聚力量啊,陛下。”

崇禎勐地一揮手:“南國的兵已經到了十萬,這還不夠嗎?”

劉鴻訓硬著頭皮說道:“不夠,遠遠不夠。”

崇禎冷哼一聲:“朕看你們是嚇破了膽!”

“南國的兵馬已經到了十萬,朝廷在直隸還有十萬,加上山海關、薊鎮的邊軍,朝廷在直隸已經有了三十萬大軍,還無法對付遼東那幾萬大同賊?”

“傳朕旨意,南國十萬兵馬即可前往山海關,擢楊繩武為薊遼總督,奉太子少保、領兵部尚書銜,統籌薊鎮、山海關及南國兵馬,命其巡撫遼東,活捉逆賊張好古!”

崇禎一道旨意,還是右僉都御史的楊繩武立刻成為了薊遼總督,手握軍令大旗和尚方寶劍,指揮薊鎮兵馬四萬,山海關兵馬六萬,南國兵馬十萬,共計二十萬大軍去攻打遼東。

正在巡視順天府的楊繩武立刻高呼萬歲,換上總督的官袍儀仗,帶著錦衣衛和南國大軍直奔山海關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