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席捲,霓裳鐵衣曲,克里斯韋伯,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李治的情況更為特殊,其父李世民是唐帝國實際的建立者,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帝王,在繼承了其豐厚的政治遺產的同時,也繼承了最強大的功臣集團,這些擁有出色軍政才能的豪傑們也許對李治偉大的父親忠心耿耿,但對於這個遜色了許多的兒子可就未必那麼忠誠了。

畢竟李世民可以把皇位傳給李治,卻沒法把才能和威望留給兒子。更糟糕的是,這些功臣們已經透過聯姻與皇族捆綁在一起,換句話說,宮廷與朝堂已經完全融為一體,皇族與勳貴也密不可分,考慮到李世民在立儲時在皇族內部留下的諸多矛盾,李治登基後的局面可想而知。

按照史書的記載,李治在面對房遺愛謀反案時的表現頗為符合其“仁懦”的人設,比如當他審問房遺愛時,居然說出“你是我的親戚,為何謀反?”的話來。

後來當長孫無忌向其稟告謀反案牽涉到吳王李恪和荊王李元景時,李治哭泣著說“荊王,朕之叔父;吳王,朕兄;欲免其死,可乎?”,將房遺愛謀反案株連極廣的責任推到了長孫無忌的身上。

但從後來李治在執政中表現出來的手腕和果決來,這種描寫就只能說是古代史書中“為尊者諱”的一種慣用手法了。畢竟後來有人舉報長孫無忌謀反時,李治的表現還是哭著說:“舅若果然,朕決不忍殺之,天下將謂朕何?後世將謂朕何?”,好似李治又是被手下矇蔽,誤殺了長孫無忌。

當然司馬光還是有點史家的良心,在後面補了一句,“上以為然,竟不引問無忌”,狠狠的黑了李治一把。

“帝王家,帝王家呀!”

李治發出一聲深沉的嘆息,將被驚叫聲引來的宮女斥退,躺了下去,但卻再也無法重新入睡了,回憶的畫面就好像走馬燈一般在他的腦子裡旋轉,難道當年自己做的太過分了嗎?但自古以來帝王家不都是這樣嗎?若是易地而處,只怕自己的下場只會更加不堪。

父親也曾經在玄武門襲殺兄弟,從爺爺手中奪過權力,只是他後來勵精圖治,開疆拓土,華夷百姓不都也對其崇敬有加?只要自己能夠像父親那樣,在後世的史書上自己的名聲應該也不會太差的吧?想到這裡,他才覺得好了些,漸漸的睡了過去。

次日清晨,院子裡的鳥鳴聲將李治從睡夢中喚醒,他並沒有立刻睜開眼睛,而是默默的享受這難得的片刻寧靜,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能忘掉那些刀光劍影,利害得失,想起自己曾經還是那個坐在堂上,面對桃花,閱讀佛經的少年。

“官家!”

太監的聲音將李治從回憶中拉了回來,他立刻睜開眼睛,沉聲問道:“什麼事?”

“登州有軍情傳回!”

“蘇大將軍言,渡海之事已經全部準備停當,只待有利風向;臨海公也順利抵達京城,準備調遣新羅兵北上!”

“嗯!”李治點了點頭:“遼東道那邊可有訊息?”

“尚無訊息!”

李治有些不快的冷哼了一聲,負責遼東道的是契苾何力,此人本是鐵勒可汗,太宗時便已經歸降唐朝,功勳卓著,在唐軍中是數一數二的宿將。

此番高宗出兵,他負責的是遼東道的排程指揮,但行動頗為遲緩,這讓李治頗有些不滿,但他也知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何況遼東道道路險阻,又有遼澤,唐軍的行動遲緩也有道理。

“官家可要下旨催促郕國公?”外間的太監問道。

“不必了,他是先帝留下的宿將,臨敵用兵之事無需寡人多言!”李治翻身下床:“下詔書,讓江淮山東諸州加緊造船、運送軍糧即可!”

“老奴遵旨!”

百濟,任存山城。

天空沒有月亮,狼嚎從遠處傳來,烏鴉停在樹梢,它們猩紅色的眸子閃動,彷彿燒紅的木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的那些日子

小余愛吃魚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