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精神原子彈,霓裳鐵衣曲,克里斯韋伯,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王勃果然是神童,機敏過人,對上位者的心理揣測的倒是很清楚:“那你希望我做些什麼呢?”

“可否請王公替我和盧兄在太子面前舉薦!”王勃道。

“這王勃倒是賊心不死呀!一心要往政治旋渦中心扎,看來後世他沒淹死也多半躲不過那一刀!”王文佐聞言心中冷笑,出於為尊者諱的緣故,後世對王勃、盧照鄰這等著名詩人通常強調了他們文學家的一部分,而對於他們政治家的那一部分就語焉不詳了。如果瞭解王勃、盧照鄰的生平,就會發現這兩人進入仕途之後,第一步都是進入某個王府擔任文學侍從,只不過盧照鄰跟的是比較邊緣的鄧王,而王勃跟的是沛王李賢。

與唐代天寶之後不同的是,唐前期的宗室藩王也是朝堂政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像太子有自己的軍隊,屬官,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儼然是一個小朝廷;而藩王一般也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文武侍從,可以出任官職,他們招攬人才,透過編輯書籍、各種社會活動,擴大自己的聲望,積極投身於朝堂上和宮廷內部的各種鬥爭中。這也是從唐開國到玄宗年間,頻繁發生各種各樣的宮廷政變的原因。

這一切並不是偶然的,畢竟初唐距離南北朝未遠,專制皇權尚不穩固,隋、北周滅亡的前車之鑑不遠。分封宗室諸王,羽翼天子來對抗士族、外戚等內外威脅的風氣還沒有消弭。像盧照鄰王勃這種文采過人的文學家,以文膽和智囊的角色參與宗王政治,換取自身的升遷,也是很正常的選擇。在平時他們撰寫詩文,整理文章,為自己的主人增加政治聲望,點綴光彩;一旦兵刃相見,他們就撰寫討賊檄文,直接攻擊敵人。

而結構嚴整,氣勢宏偉的帲體文在這方面有極其特殊的優勢,比如陳琳的《討曹操檄文》,魏收的《為東魏檄梁文》,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都是其中的頂尖之作。這些言辭華麗的文章在當時士族政治的環境下有著非常強大的動員和鼓動作用,說一句“精神原子彈”並不算誇張,曹操看了陳琳的文章能夠嚇出一身冷汗;魏收說自己能讓世人揚之上天,俯之入地;武則天看了駱賓王的文章感嘆不已,說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都是有時代背景的。

王勃當初被李治趕出長安,就是因為他在沛王李賢和英王李顯鬥雞時候,隨手寫出《檄英王雞》來為之助興。李治的理由是:二王鬥雞,王勃身為博士,不進行勸誡,反倒作檄文,有意虛構,誇大事態,此人應立即逐出王府。

但顯然這不是所有的原因,李治也是從太子過來的,他當然不會忘記父親和自己兩代人為了爭奪帝位所發生的那些兄弟相殘的慘劇。李治當然不會把這種慘劇歸結於封建專制皇權本身,而認為是皇子們身邊有了奸佞小人,挑撥皇子們之間的兄弟之情,最後釀成悲劇,解決的辦法就是把這些奸佞小人從皇子身邊趕走,換上仁人君子,讓皇子們各安其位,和睦相處。

看到王文佐沉吟不語,王勃心中愈發焦急:“我聽說王公深得太子信重,若得王公一言,不啻予在下一命!”

“子安!”王文佐笑了笑:“據我所知,你當初在長安時是在沛王府中效力的,是嗎?”

“不錯!”

“你既然已經在沛王府中效力,那君臣之分已定。若此番回長安後又前往太子東宮之中,那至沛王殿下於何地?”

王勃頓時啞然,臉色如死人一般慘白。正如王文佐所說,雖說太子乃是儲君,理論上沛王是臣,太子是君。但只要一日太子沒有登基,誰是下一個皇帝還不一定。你王勃既然在這場爭奪皇位的鬥爭中跟了沛王混,現在又想跑到太子這邊來,那沛王的臉往哪裡放?就算天子不開口,也會被諫官咬死。

“王公說的是!”盧照鄰嘆了口氣,他拍了拍王勃的肩膀:“子安賢弟,太子這條路不是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風流瀟灑芹四爺

雲念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