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74章 順勢而為,天唐錦繡,公子許,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題。
皇帝當然也可以跳過中書省直接向各個機構、大臣下發聖旨,然而“未經鳳閣鸞臺,何以為敕?”聖旨既不合法、又不合規,損害的只會是皇帝的威嚴。
李承乾則心中一跳,第一個反應就是:難不成這兩人私底下有所串聯?
時至如今,大唐軍方最大的兩大陣營就是李勣與房俊,前者代表著大部分貞觀勳貴的利益,是軍隊之中的老派代表,後者則是所有年青一代的旗幟,異軍突起,與貞觀勳貴分庭抗禮。
兩者之間因為利益的關係不容調和,形成兩大派系,一方沉著穩重、一方銳意進取,一方收縮國內、維護利益,一方張揚外露、獲利於外。
彼此對立、抵抗的同時,也構成了軍隊的平衡,使得李承乾可以居中轉圜、帝位穩固。
可一旦這兩大派系因為某種原因消除隔閡、合二為一,他這個皇帝就要夜不安寢了……
李勣也大吃一驚,旋即意識到其中之隱患,忙道:“我早年征戰傷創多處,這兩年舊傷頻發、痛苦非常,竊據尚書左僕射一職已是勉強,哪裡還有精力顧忌此等要害之職位?縱然這個衙門得以增設,也請陛下另擇賢能,微臣著實力有不逮。”
他不知道房俊當真是高風亮節、舉賢不避“敵”,還是故意這麼說用以引起陛下猜忌,總之他不願接手這樣一個燙手山芋。
說話很少的馬周忽然插了一句:“若是朝野上下得以透過這樣一個衙門,不知越國公可有腹稿以何名之?”
房俊笑道:“‘樞密院’如何?‘權知樞密院之長官為樞密使’。”
馬周想了想,頷首道:“既有國家中樞之威嚴,又能淺顯易懂聞名之義,不錯。”
就表示他已經贊同了這個提議,不僅是增設“樞密院”的提議,也有舉薦李勣為“樞密使”的提議。
李承乾面色如常,實則心中已有不滿。
還是一直沒怎麼說話的李孝恭心裡暗歎一聲,開口道:“增設一個衙門簡單,但是想要將全國軍隊繫於其下,各種制度、條例制定起來卻極為麻煩,非一日一月便可以克竟全功,還需廣泛討論、集思廣益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李承乾不敢等下去了,接著李孝恭開口,附和道:“王叔之言頗為有理,這樣大一件事情無論允准還是駁回,都應當仔細考量、反覆斟酌。”
支援這件事的人顯然不少,斷然駁回有些不妥,只能暫且擱置。
但是李勣雖然主動推辭不救,可心中未必對這個“樞密使”沒有想法,萬一與房俊一拍即可,他這個皇帝都只能硬著頭皮認了……
果然,房俊看向李勣,笑問道:“在下有此諫議,毫無半分私心,英公當知曉軍隊弊政之危害,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地方軍政勾結釀成軍閥割據之後患……卻不知英公以為如何?”
古往今來,但凡能夠走到國家層面之人,沒有一個是蠢貨。面對弊政,他們大多數人都能看透其本質,但也正因看透其本質,有一些弊政對國有害卻對己有利故而聽之任之,有一些則是明知其害卻無能為力。
似李勣這樣從軍伍之中成長起來,興國興邦、滅國無數的一代名帥,焉能看不清“府兵制”之利弊?
只不過或許是符合自身利益、或許是無能為力,所以並未能夠扭轉局面,致使弊端長久延續下去,終至於在幾十年之後便逐漸放任地方軍政勾結、一個個軍閥逐漸誕生。
現在房俊等著李勣的選擇,從其選擇就可看出其人當真是心懷家國,亦或是自私自利。
李勣略作沉吟,與房俊目光對視片刻,看向李承乾,鄭重道:“微臣以為越國公所提出之弊端隱患極大、不容忽視,軍制改革勢在必行。不過中書令所言也有道理,貿然改革成敗難料,甚至有可能衍生一系列負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