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0章 鳥盡弓藏,寒門仕子,佯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就如同是昨日般地東流水,不僅帶走了憂煩惆悵,也澆滅了人的怒火和激動。

當下的大奉王朝就在這樣。

天子的被俘,恍然還在昨日,而在那時,群臣們全都六神無主,彷彿失去了主心骨一樣。

然而,一轉眼間月餘而過,朝廷依舊還是原來的朝廷,政事皆一如既往,並沒有因為缺少了皇帝而變得雜亂無章。

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朝臣們的激情也開始逐漸冷卻,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都要適應全新的政壇節奏。

由於嗣天子的事兒沒能促成,而以殷俊為代表的文官集團也沒有展開逼宮,所以,另立新君的調子就被淡化了下來。

而殷俊,也恍然意識到一個古怪的道理:國家失去了皇帝,似乎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影響。

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句話並非真理。

無形之中,殷俊對此產生了質疑。

你說,是什麼促成了此勢呢?

驀地!

他豁然想通了其中的關鍵:大奉朝之所以沒在內憂外患之際亂起來,主要是因為是漠北和南洋的穩定所致。

倘若,這兩地出現了譁變之聲,就有可能演變成全盤倒懸的導火索。

幸運的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並沒有出現,所以,政壇才能如此安然。

也由此可見,南北兩地的安定是多麼地重要。他們不動,誰敢揭竿?

尤其是瓊州,不僅沒有趁機漁翁得利,反而用一篇表忠心的文章壓住了輿情。

這就是封疆大吏的魄力!

即使有極個別的心存鑽營之輩,此刻也得好好地權衡一下自己的實力了,看看有沒有資格去和齊譽叫板!

如果沒有,那就老老實實地閉上嘴吧。

既然,國家安穩如磐,也就用不著那麼緊張了。

心無羈絆的殷俊終於長舒了一口氣,轉而把主要精力轉移到勵精圖治上來。

由於國家沒有君主,所以他這個託孤大臣只能抗起大旗。

看通此中梗概的,還有皇太后蘇琉。

不過,相比殷俊的以國為重,她的思維就明顯偏重於自私自利了。

無論如何,她都要設法保住兒子的帝位,這是底線所在,絕不容半點商量。

她從齊譽的暗指中已經品味出,他是不支援另立新君的,所以,他這塊是完全不必擔憂。只不過,要付出一些相應的政治代價。

但是,戚景這邊就有點不好辦了。

第一,自己和他不熟,根本就說不上話,唯一一張可打的人情牌,還是疏遠之臣陸博軒。只可惜,這老叟現在稱病不歸,卻連個傳話筒都找不到了。

唉……

早知道,就不派他北上犒軍去了,要不然,現在還可以多一個選項。

其次,自己之前曾在戚家封賞的問題上給戚景使過絆子,雖然這事傷害性不大,但肯定沒給他留下好印象,此時若展開拉攏,估計很難獲得成功。

果然,戚將軍在來信中說:臣雖有心營救陛下,但苦奈殘兵羸弱且無良策,一時之間,尚不知該如何下手。故,懇求得到朝廷的支援,以圖來長久之計。

這話之中有真有假。

不知該如何下手,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大實話,這一點毋容置疑。若有好的手段,他早就先斬後奏了。

但是,他後邊那句‘懇求得到朝廷的支援’,就有些另有所指了。

這明顯是在索要條件。

“戚景現在已然成勢,倘若再進一步放寬權利,極有可能會成為第二個大奉齊譽。所以,絕不能應允他什麼大的承諾,最多,也就是安撫性的小恩小惠……”

“待穩定住了他後,就設法奪其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明的那些日子

小余愛吃魚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