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5章 壽終正寢,寒門仕子,佯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某種意義上說,孟嵐山的死屬於是為國捐軀,所以,世人應該敬仰之。

可再往細處看,這其中似乎還夾雜著一些前因後果在。

於先帝時代,他曾因明哲保身、東躲西藏,錯過了救治先帝的最佳時期,也因此,他才揹負了一個尸臣的罵名。

而這一次,他卻是以自己的風燭殘年之軀,盡努力挽救了今上一命,僅從這一點上來看,他就是當之無愧的精忠之臣。

縱觀前後可見,他是敗也天子,成也天子。

可不管怎麼說,他都成了捨生取義的救駕功臣,即使當年有些不恰當,現在也可以徹底地翻過去了。

尸臣一說,到止為止。

從世俗的角度上來看,孟嵐山的死屬於是非常罕見的喜喪。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在自己的風中秉燭之際發揮出了僅剩的餘熱,於臨死前建立下了不世之功。

如此美好的結局,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且,孟嵐山生前無病無災,沒有任何形式的遭罪,人老如此,已經非常接近理想中的大圓滿了。

若再有什麼遺憾的說法,就是有些過於奢求了。

可見,此確為喜喪,且絕對的喜喪。

群臣們紛紛以此為鑑,勸慰起了齊譽和孟既明節哀順變。

當下要務,應多去想想怎麼操辦老先生的後事才是,唏噓感慨,毫無意義。

孟子云: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所以,應當以喪事為重。

說起喪事來,那可就有些特別的講究了。

按照傳統風俗,但凡是喜喪,都要在停靈之後大擺宴席,盛情地招待來往親朋好友。另外,還要請來嗩吶班子,以渲染熱鬧的氣氛。

對於壽終正寢的老人,此節必不可少。否則,就是吝嗇了。

而官場上,還有更加講究的道道。

按照通用慣例,孟嵐山去世,其子孟既明不應該自請丁憂嗎?

這是一個無法避開的超級問題。

你若不請,那就是隻忠不孝了。

孟既明斟酌再三,決定請丁憂返鄉,然後結草為廬守孝三年,之後再言為國盡忠。

可是問題來了。

今上目前還處在昏迷當中,這丁憂的上請,誰來批覆?

要不,停靈以待?

可以是可以,但,齊譽不太鐘意這樣的安排。

他的觀念,更偏向於早一點地入土為安,如果懸棺不落,還談何安息?

也就是說,孟既明必須返鄉一趟,好讓先生落葉歸根。

商討完了後,孟大人便將目光投向了時任監國的太子。

李宏裕哪遇到過這樣的難題?

一時間,竟然是有些不知所措。

正感惆悵之際,他忽然想起父親之前叮囑過的話:內事不明,可問殷俊;外事不決,可問博軒。

這事屬於內政,何不多聽聽殷愛卿的意見?

善!

“那個……殷愛卿對此又是怎麼看的呢?”

“嗯,可這樣辦……”

為顧及太子的面子,殷俊特地走上前去,對太子作出了耳語式的諫言。

而李宏裕則是一邊聆聽一邊點頭,並且還露出了受教之色。

聽完了後,他便朗朗說道:“孤認為,當下混亂方定,急需肱股大臣來穩定綱紀,以此為鑑,孤想奪了孟愛卿的丁憂之情。正所謂,忠孝不能兩全,應以大義為重。”

“不過,孤倒是給你三個月的時間,以供你的扶柩返鄉之需。”

孟既明正欲再言,卻見齊譽朝他搖了搖頭,會意後,只得閉上了嘴巴。

從大局上來看,殷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你這也叫坐牢?老朱羨慕了

奧爾良烤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