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步子邁太大,小心劈了跨,大明有閒王,桃木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由崧面『色』有些難看,按照朱由檢所說,大明的官員們應該是一個個的窮的叮噹響,可是這些日子以來,自己接待的那些官員們,用來賄賂自己的銀兩到底從何而來?除了搜刮和貪墨,還有其他的解釋嗎?

朱由崧頓時感覺那些放在屋子裡的財物,就像是一座大山像自己壓了過來……

朱由崧對這些歷史不甚瞭解,就是朱由檢也是穿越過來以後,透過各方的訊息的匯總,才詳細地瞭解了這個情況。

朱由檢自登記以來,那是就有不下百道摺子向他說官員俸祿這件事了,這些個官員奏摺當中,語氣或委婉、或悽苦,反正就是向崇禎傳達了一個資訊——再不漲工資,我們就過不下去了……

朱由檢相信,他絕不是大明第一個被下面的官員們催著漲工資的皇帝。

雖然史書上的大明皇帝,那是一個賽著一個的荒『淫』無道,可是真的如此嗎?

如果一個國家沒了最高領導人,這個國家真的能照常運轉嗎?

按照史書上來說,那是可以的,大明多少年沒上朝的皇帝都有的是,國家還不是照常運轉?

有人說大明內閣制度,保證了大明政令的施行和這個帝國的正常運轉,大明之所以能夠在風雲飄搖中堅挺了這麼多年,完全靠的就是那些個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

這些忠心耿耿的文官們不僅要和皇帝鬥,還要和宦官鬥,那一個個的真的是鬥天鬥地,決不像惡勢力和強權低頭的錚錚君子,鐵骨硬漢!

現在朱由檢卻是知道,原來的自己高看他們了,受人吹捧的內閣制度,在現在的自己看來,能有多高大上?

只不過相當於一個皇帝的智囊團而已,內閣連自己的正式辦事機構和地點都沒有,怎麼可能決定國家大事,來替皇帝做決定?

如果內閣的權利真的那麼大,文官真的能在皇帝不上朝的時候,處理好政事,那明朝一個個權傾朝野的宦官,又是哪裡來的呢?

有句話叫做“開府設衙”,這就是說一個正式的行政機構,那都是要有自己行政場所,辦事人員和辦公單位的!

可是內閣這個機構,這些通通都沒有,沒有自己的行政場所,沒有自己下屬的辦事人員,沒有自己正式的辦公地點……

內閣只是在皇宮裡佔著一間房,在皇宮裡的辦事機構,哪能是正式的行政機構?皇宮那是皇上辦公的地方,可不是內閣辦公的地方,可要想內閣正式化,那就要出了皇宮,想別的部門一樣,有自己正式的辦公地點!

所以內閣更像是皇帝的一個智囊團,地位甚至都不是秘書,因為皇帝身邊有秘書,那就是宦官。

而內閣的票擬,也根本沒有半點法律意義,而內閣的票擬想要變成真正的政策實行下去,就必須要用到皇帝的“批紅”。

夾在奏摺裡的小紙條,上面寫上內閣大臣們自己的處理意見,皇上覺得行,那就畫個標記,就照這辦;皇上覺得不行,那就等於扯淡!

皇帝的批紅才是處理政事的最終方案,所以內閣並無實權,只是皇帝的一個附屬。。

而魏忠賢之流,之所以可以把持朝政,就是因為人家是皇上的秘書,花了一些小心思,掌握了皇帝一部分批紅的權利。

說了這麼多,只是為了說明皇上不上朝,不等同於不理政事,如果皇帝不上朝就代表他不管事,文武百官又可以自己做主,明朝的大臣們絕不會像史書上說的那樣哭天喊地了。

所以,那些個不上朝但是並不代表不是不理政事的皇帝們,難道就沒有發現大臣們的待遇有點低嗎?

肯定有人發現過,只是沒人解決過,因為他們同樣沒辦法,因為大明沒錢!

朱由檢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說道:“其實我這次來,就是有兩件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悍婿李二

叢林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