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錯在,大明有閒王,桃木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晉惠帝,歷朝歷代當中朕最欣賞的就是晉惠帝!”

“陛下英——額……”

“晉惠帝!”

大殿當中的文武百官倒吸一口涼氣,好多大臣習慣使然,差點把上朝習慣用的對白“陛下英明”給喊出來了!

文武百官上朝用的笏板其實有兩個作用,一個用來記載上朝時要說的東西,作用類似現在的筆記本;另一個就是為表上下尊卑,用來遮擋自己視線,這個時代,大臣可是不能直視皇上的,可是現在大殿上的文武大臣們個個被朱由檢的驚人言語震得目瞪口呆,一臉呆像地望著朱由檢。

我的老天爺啊,這要是喊出陛下英明來,待會兒要是要問英明在哪裡,這不是拿自己的前途快玩笑嗎?皇上這是怎麼了,怎麼淨出這些么蛾子?

當然還有好多官員心是心思百轉,覺得皇上這麼說,一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心裡趕緊回憶著這個晉惠帝的生平,想從裡面找出幾件給皇帝這個職業長臉的事情,來印證朱由檢語言的正確性。

可是思來想去,大殿上官員們個個愁眉苦臉,面面相覷,不知該怎麼接皇帝這個話茬了。晉惠帝從古至今都一直是拿來當反面教材的,這怎麼給他加上正面形象?這不是難為人嗎?

唐宗宋祖,秦皇漢武,哪個不是建立了蓋世功勳的明主,隨便你說哪個,我們一人一句讚美之詞都說不完,可是你偏偏提這麼一個晉惠帝,這比誇秦檜忠肝義膽,一心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難!你知道嗎?陛下!

朱由檢丟擲自己驚世駭人話後就一言不發,然後像一頭巡視自己領地的雄獅一般,逡巡著眼前的文武百官。

被朱由檢盯住的大臣扎著腦袋,額頭直冒冷汗,心裡不是滋味。

在歷史上新皇登基,總是要先穩固朝政,培植親信,除了那些老於世故,又經歷過殺伐的君主,朝廷總是會在新皇登基初期形成一種主弱臣強的局面。

而朱由檢又是個少年天子,放到後世估計還沒有高中畢業,就是在這個時空來說,也不算大,未及弱冠。縱然眼前的這個人是真命天子,但是他照樣也是一個少年啊!這個年齡的少年不應該天真爛漫,幼稚單純,如此天性應當是最好騙的的才是。

可是自朱由檢初登大寶以來,百官們總是感覺這個皇帝又不和他年齡的成熟之感,朝堂上暗流湧動,眾人覺得只要行差就錯一步,就會萬劫不復。

這個少年天子還總是給他們一種神秘之感,這種感覺就是在他哥哥天啟帝身上也都沒有體會過,如此種種更是讓人拿不準他的心思。

在百官看來朱由檢年紀雖小,但是麻煩卻不小,今後的朝堂真是難熬了。

幾位文官偷偷地相視一眼,面樓苦澀,方才皇上說的晉惠帝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敢說啊!

這時候再看武官,大明以文御武,其實好多武官也都是有功名的,除了這幾位從文官轉職來的武官有些退縮,其他的兵大頭倒是昂首挺胸地站得筆挺。

他們才不怕朱由檢問他們晉惠帝的事情,如果真要問了,脖子一梗肯定就會說:“回皇上,俺兵書都還沒看完呢,沒工夫看史書,不認識那個晉什麼帝!”

朱由檢見百官全都扎著腦袋不說話,心中有些失望,他看到好幾個官員欲言又止,最終卻沒有敢站出來說話,搖了搖了頭。

如果楊漣在這兒的話,鐵定會梗著脖子跟自己爭起來了,如果韓爌在此的話,和事佬肯定也就是他了……下面的不說話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不是因為攝於自己的威嚴,而是害怕搶了內閣的風頭。

朱由崧卻沒有文武百官這個覺悟,他今天起了個大早,感覺睡眠有些不足,可是今天這個位置選的不好,沒辦法靠在柱子上睡覺,只能戳在原地發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人皇武帝

語連珠

清末之風雲詭譎

7月好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