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宮內宮外,大明有閒王,桃木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由崧坐上了轎子,將轎簾掀起,對隨著轎子步行的楊雪寧招了招手道:“寧兒!”

楊雪寧左右看看隨行的侍衛,卻是不理她,似乎很不願意在人前與朱由崧表現得過於親近。

朱由崧見狀將胡天德喚了過來,吩咐道:“帶人頭前開路,我有些話要對楊姑娘說。”

胡天德趕忙稱是,領了人過去了,待轎子旁邊隨行的侍衛走乾淨了,朱由崧又喊了一遍,楊雪寧卻還是不為所動。

朱由崧看了看前後的轎伕,有些無奈道:“楊姑娘,不是吧,這幾個殘疾人你也防?當心我檢舉你歧視殘障人士!”

楊雪寧聞言白了他一眼,這時節大戶人家出門,唯恐隨行的侍女妝容不精緻,衣著不華麗,深怕伴當的僕人身體不強壯,辦事不機靈而落了面子。

可這朱由崧在這方面卻是獨樹一幟,這幾個轎伕均是戰場上退役的傷兵。有被挖了眼卻僥倖留了一命的夜不收,有被大炮震聾了耳朵的邊軍,還有戰場上被砍了一條胳膊的獨臂人……反正沒一個是四肢健全、五覺敏銳之輩。

這些人還都是他親自挑選的,也不知道朱由崧的腦子是不是就像他常說的那樣,真的被門夾了,這挑的都是些什麼人啊?

楊雪寧拗不過他,只好走到朱由崧近前,冷著一張臉問道:“世子相召下官,所為何事?”

朱由崧見她過來,笑呵呵地說道:“自然有事!”說著從袖子裡摸處一個金燦燦,圓滾滾的金蛋,再一細瞧,原來不是圓滾滾,這金蛋是扁的,上面還繫著一條金光熠熠的小鏈條。

朱由崧將東西掏出來,把手又往轎外伸了伸說道:“喏,這個送你了。”

楊雪寧好奇地看著他手裡的東西,卻不去接,只是問道:“這是什麼?”

朱由崧展顏道:“這東西叫懷錶,匠營的鐘表匠做出來的,現階段還沒辦法大規模生產,還是個稀罕物呢!”

楊雪寧抬著眉頭問他:“懷錶?這是做什麼用的?”

朱由崧按了一下懷錶頂端的一個裝置,表蓋彈開,露出了裡面一個精緻小巧的錶盤。他將錶盤那面衝著楊雪寧,以便讓她看清,然後說道:“這下認得了吧?”

楊雪寧好奇道:“怎的跟我見過的自鳴鐘有些相像?”

朱由崧也不賣關子,解釋道:“這就是匠營的匠人根據自鳴鐘的原理,將裡面的機械結構……額就是將裡面的機關縮小製成的。”

楊雪寧哦了一聲卻不去接,朱由崧有些氣餒,只得解釋道:“你再仔細瞧瞧這個錶盤,跟那些番鐘有什麼不同?”

楊雪寧看了兩眼,有些驚奇道:“這錶盤上印的是時辰呢!”

其實自鳴鐘早在萬曆年間,就已經透過西方傳教士之手傳入中土,當時的萬曆皇帝十分喜歡這個東西。

好似還因此鬧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笑話,說是當時太后聽說了自鳴鐘,讓萬曆拿給她去看看這個稀罕玩意兒。

萬曆皇帝害怕這個自鳴鐘有去無回,就把裡面的一個零件給拆了,太后把玩了一陣子也沒見像傳說的那樣神奇,到時辰就有鐘聲,過了一陣子又把這個自鳴鐘還給了皇帝。

後來萬曆皇帝命令工匠協助傳教士打造自鳴鐘,這自鳴鐘的製造工藝也就在匠人圈子裡小範圍的流傳開來。

只是可惜自鳴鐘這個商品,並沒有在大明廣泛流傳開來,只有一些豪門富戶將這種東西當做一個“稀罕玩意兒”收藏起來了,並沒有真正地讓它發揮出它顯示時間的價值。

朱由崧將這個懷錶遞給楊雪寧道:“拿著吧,送你了。”

楊雪寧不解地看著朱由崧,然後說道:“無功不受祿。”

朱由崧介面道:“我這算是無事獻殷勤好吧?”說著將手中懷錶塞到了楊雪寧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人皇武帝

語連珠

清末之風雲詭譎

7月好嗓子